记者 杨秀萍 通讯员 孙华伟 报道
本报烟台讯 近日,烟台市民政局组织开展“走进民政看民生”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实地调研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等民政服务机构,展示烟台养老事业发展的新变化、新成就。
“我们中心不仅提供长者照护专区,还设置了娱乐区,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的养老服务。”走进莱山区观海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初举一路介绍着中心的长者大客厅、活力咖啡角、怀旧疗法区等功能区域。观海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今年8月份投入运营,按照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打造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居家上门、日间照料等服务,为长者提供一站式多种类的养老服务。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毫米波雷达监测设备,通过智能化产品感知长者夜间离床状态,对长时间未归或潜在风险进行预警,预防夜间意外的发生。”初举介绍,除了“安心居家”,中心还打造了智慧助餐服务,针对机构内有特殊饮食需求的老年人,专项提供碎食、鼻饲饮食等定制化餐食,并设置堂食、送餐上门等多元用餐选择。
像观海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这种“居家社区”养老模式正在烟台各区市不断涌现。烟台市统筹谋划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中心内部资源优势,向社区、居家拓展服务,提供从生活照料到专业护理的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打造“一站、多功能、百项服务、千人受益”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每天中午就餐的老人有30人左右,村里75周岁以上的老人或者70周岁以上且独居的老人都能来这里吃饭。”走进莱山区解甲庄街道西解甲庄村幸福院,便被其乐融融的氛围感染。老人们或是打扑克、下象棋,或是唠家常,一派安逸祥和的景象。解甲庄街道相关负责人李春琦介绍,西解甲庄村幸福院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拥有20个养老床位,并配套棋牌室、手工室等文化养老设施,开设的助餐服务有效解决了村内老人“做饭不便、饮食单一”等问题。
眼下,烟台正大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一年时间,我们高质高效完成了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009张、完成率197%,为8333名老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26.6万次,服务时长突破30万小时,床位建设、上门服务在全国50个实施地区中分列第3位和第1位,实实在在为老年朋友提供了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烟台市民政局局长卢国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