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祜昊 通讯员 徐展)
“上个月积分公示了!敬老志愿服务加15分,垃圾分类得10分,既能换食用油还能评文明家庭,真高兴!”近日,德城区黄河涯镇馨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村民王秀兰望着积分公示榜,笑容格外灿烂。
这份喜悦源于该村推行的移风易俗积分制。近年来,馨秋村借鉴多地经验,将文明要求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指标,让乡风文明从“硬指标”变为“好习惯”。该村制定《移风易俗积分管理细则》,细化出三大类60项清单:正向清单涵盖移风易俗、环保、家风等,含助力文旅等特色加分;反向清单明确大操大办等12项减分项;还创新“好办法”附加分,鼓励村民建言献策。
为保障公开透明,村里划分8个小组,每月10日左右由积分管理领导小组公示积分。“我们既重物质激励,更重精神引领。”村党支部书记李之敬介绍,积分可兑换洗衣液、电饭煲等生活用品,更与切身利益挂钩——年度积分前10%的家庭,入党推荐、助学金申请等优先考虑。截至目前,全村累计积分2.1万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积分制让村庄焕发新颜:村民主动拆除院外违建3处,化解邻里纠纷14起,2对青年“零彩礼”结婚。黄河涯镇副镇长曹莹表示,馨秋村的实践探索出可复制的移风易俗新路径,下一步将在全镇推广,让文明新风遍吹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