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 > 正文
   

正研发第五代复方青蒿素

2015-10-09 13:47:02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肖玫丽 广州报道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之后,青蒿素及其背后的“523”科研项目被不断提及。

    10月7日,“523”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李国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青蒿素在我国是一个集体发明,但屠呦呦最先发现用乙醚萃取青蒿中的有效物质,证明其效果。而对于中医药来说,青蒿素获得诺奖,就是代表中药打出世界水平。”

    不过,在青蒿素被发现、验证、开发,并广泛用于治疗世界三大死亡疾病之一——疟疾之后,疟疾高发区从控制到完全消除疟疾依旧耗时数十年。对于医学科研工作者而言,如何快速、科学地消除疟疾,依旧是最需要攻克的难关。

    迟来的诺贝尔奖

    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首次荣膺诺贝尔奖,也是屠哟哟第二次凭借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斩获国际大奖。

    早在2011年,屠呦呦就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彼时,拉斯克评奖委员会明确地给出三点颁奖依据: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

    李国桥告诉记者:“疟疾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上世纪60年代的王牌抗疟药是氯喹,但是氯喹副作用比较大、毒性也比较大,并且上世纪70年代就产生了抗药性。正在这个时候,我们的青蒿素出来了。所以青蒿素出来刚好赶上王牌抗疟药失效,发现青蒿素显得至关重要。”

    根据李国桥的回忆,1967年,为了援外、战备紧急任务而成立的“523”项目聚集了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当时科研条件十分恶劣,科研小组往往由五六人的科研团体与当地医院的科研人员临时组队。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次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青蒿素比任何西药的作用都快,服用两个小时所有的疟原虫停止发育,其他药物都是十几个小时。另外它毒性很低,吃两三倍都没问题,用于抢救也很方便。”李国桥说道。

    青蒿素成功开发之,为了避免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使用复方青蒿素来对付疟疾成了国际上的共识,不少疟疾流行国家也都建立了专门的系统来限制单方青蒿素的上市和供应。据了解,复方青蒿素起效时间比单方青蒿素要短,但价格较后者昂贵。

    对此,李国桥认为:“大家都说现在单方青蒿素有抗药性,我认为不用担心。中国科学院的实验室90年代初期就做了实验,用实验鼠培养了200代,一代是7天,所以一共是1400天。最后它的抗药性指数只是在10左右,所以目前或者是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容易有抗药性。”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吃肉致癌风波重创全球肉企
下一篇:奶粉注册制掀“风暴” 千余品牌面临淘汰
 
0
 
 
 
 
推荐资讯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甜蜜事业”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正在火热布置中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上市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
“一勺米”聚“百家情”
“一勺米”聚“百家情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