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滨州北部沿海“绿电走廊”加速成型

2025-09-19 09:10:25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讯(记者 裴成龙 通讯员王杰张鹏蕊赵国兴报道)近年来,滨州充分利用沿海滩涂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新能源项目建设力度,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眼下,一条新能源“绿电走廊”正在加速形成。

  在位于沾化区滨海镇的华电滨州沾化鲁北基地3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打桩和支架安装作业。这片曾经的盐碱滩涂,如今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该项目于今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12月底全面并网投产,届时将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虾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实现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等多方共赢。华电滨州沾化鲁北基地350MW光伏发电项目部副总经理葛卫波对记者说:“投产后可年发绿电5.68亿度,代替标煤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可满足6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运营期可贡献税收10.68亿元,极大提高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将当地沿海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变为经济和生态效益。位于沾化区滨海镇的滨州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总装机容量达116MW,自投产以来,机组利用效率稳居全省前列,为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公司副总经理崔建坤说:“今年1月至8月,发电量已达2.15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万吨,同比2024年增长1.63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各项工作布局,加快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扩大现有规模,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

  作为建设绿色能源名城的“主攻手”,滨海镇以绿色能源开发为依托,持续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喆介绍:“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光伏项目与风电形成良好协同效应。特别是在傍晚和夜间光照减弱时,风力发电可有效弥补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大幅提升电网供电稳定性。这种‘风光互补’模式既优化了能源结构,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目前,沾化区新能源项目建成规模达418.59万千瓦,预计年内发电量66亿度,相当于全区社会用电量的近3倍,绿色能源供应能力持续跃升。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马金铭说:“聚焦资源高效清洁利用这一关键抓手,沾化区将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的风光储输一体化发展格局,力争到“十五五”末期,建成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商业模式持续创新、经济生态效益双优的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区,为能源革命贡献实践样本。”

  今年以来,滨州市新能源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鲁北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国电投20万千瓦光伏发电、国家第三批大型光伏基地华能8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新拓2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规模不断扩大,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908.43万千瓦、同比增长40.3%,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比重达29.7%,新能源发电量72.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东明:“精准信息链”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
 
0
 
 
 
 
推荐资讯
小蟠枣闯出果业振兴路
小蟠枣闯出果业振兴路
盘活闲置地 种出“好钱景”
盘活闲置地 种出“好钱
瓜果丰收采摘忙 农家喜迎“甜蜜季”
瓜果丰收采摘忙 农家喜
谷子丰收农民乐
谷子丰收农民乐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