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振江 通讯员 徐浩 汤锦阳
“以前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全部解决,还有人免费帮办,真是太省心了!”在枣庄市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峄办成”服务专区,枣庄智运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猛刚刚办完企业开办手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猛的体验,正是峄城区创新推出“全生命周期”为企服务模式的真实写照。近日,该区通过整合政府、商会及专业服务机构三方资源,建设枣庄市产融综合服务中心,构建起覆盖企业从开办、运营到发展壮大各环节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迈上新台阶。
这一模式聚焦政务服务、产融服务、招商服务三大板块,实现企业办事“一次办、高效办、无忧办”。其中最受企业欢迎的,是被称为“链式服务”的代办机制——通过组建“易成”帮代办队伍,将企业开办、水电气网报装等138项服务整合为“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并对48项高频事项提供免费代办,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
“多事一齐办的服务模式,帮助我们减少了六成的跑动次数,还节省了三分之一的评审费用。”山东冠嘉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瑞雪表示,“这种集成服务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峄城区的创新不止于此。该中心还在全市率先组建了“中介服务机构联合体”,吸引晓光科技等43家服务机构和枣庄农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入驻,提供涵盖13大领域的67项服务,是全市业务资质全面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场所,让企业从“一事一委托”变为“多事一齐办”。
数字化赋能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能。枣庄市产融综合服务中心“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动态集成各级涉企政策2500余条,收集2600多家企业的关键信息,通过算法模型为企业“画像”,实现个性化服务定制。今年以来,已为83家企业量身定制发展方案。
商会组织也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产融服务中心成立的吴林街道商会,推动成立了“6+3”产业链招商联盟,与广西、东莞等11家异地商会建立合作,目前已获取有效招商线索20余条。商会设立的企业咨询调解室已成功解决各类企业咨询和纠纷50余件,真正实现“商人事、商人调”。
“从‘跑多次’到‘一窗办成’,从‘一事一申请’到‘多事集成办’,峄城区用服务的‘加法’换来了企业负担的‘减法’,这种以企业全生命周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峄城区政府办主任张永政如是说。峄城区将持续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改革,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的为企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我们将探索更多主题集成服务,让企业从设立到注销‘全程无忧’,”张永政表示,“峄城的目标是成为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投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