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化茧成蝶,再兴“银夏津”

2025-09-23 09:01:03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朱代军尹晓燕本报通讯员邓美平杨元山

  在德州乃至全国提起纺织业,绕不开“银夏津”。这个鲁西北小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植棉蜚声全国,曾被《人民日报》报道。后将棉纺织产业发展为全县的第一支柱产业,高峰时有纺织企业246家、300万纱锭,占德州市的二分之一、山东省的十分之一。“中国棉纺织名城”“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中国纺织产品质量放心县”等名号响当当。

  如何让传统产业澎湃新质生产力?夏津的做法是实施数字化改造、绿色化发展、品牌化升级,引领企业向“智”提质、向“绿”增色、向“尚”升级,让老产业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塑造一个新型纺织产业集群。

向“智”提质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夏津宋楼镇的至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每条流水线的前端都配有一个智能显示屏,各个点位上的参数一目了然。

  “这套新引进的在线质量追踪系统,不仅能实时采集数据,还具有智能化维保、原料选配、能耗分析等功能,覆盖生产管理各环节。”公司副总经理谢家祥介绍,公司新上的6万锭环锭纺高品质纱线项目正是采用了这套系统,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随时调节流水线上的关键参数,每年能节省成本约100万元。

  “老纺锤”转动新大脑,带来的是产品质量的跃升。在这里,每一锭纱线都有自己专属的“身份证”,系统一旦发现有问题的纱线,第一时间“锁住”,停止后续生产,同时把问题推送给相关工作人员。“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了乌斯特公报5%水平,即全球纺织工业质量分级参考标准的最高档次。”谢家祥言语间满是自豪。

  而在山东锦盛祥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设备“焕新”不仅带来了“0棉结”的精品,更让企业减少50%的人工,效率提高了30%。

  纺织作为传统产业,面临着用工难、能耗高等问题,如何转型?夏津坚持“智改数转”行动,转思想、立标杆、带全局。“近三年,全县纺织服装产业设备更新率达到50%以上。”夏津县工信局局长马秀敏介绍,累计创建省级“晨星工厂”45家、通过DCMM贯标企业9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2家、智能制造应用场景3个。

  点上抓企业技改,面上做产业布局。县级层面采取“协会+国企平台+企业”三方共建模式,高标准打造现代纺织产业园。夏津依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等专业机构,引入广东纱纤亿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夏津财金集团成立纱纤亿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负责产业园运营。同时,围绕棉花、木浆等原料采购以及线上交易、融资等共性需求,开发了纱线产业互联网平台。

  “有了互联网平台就好比装上了‘产业大脑’,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平台,还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先进手段,帮助企业精准洞察市场需求,提升运营效率。”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驻派夏津的科技副县长孙必成介绍,平台已整合新疆50万亩棉田资源,对接江浙地区200余家服装厂,企业通过平台接单,库存周期可从45天缩短至35天,集中采购棉花每吨节省200元,目前已完成交易额2.1亿元。

向“绿”增色

  在山东鸿泰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公司技术总监刘峰拿起一块拇指大小的木片,向记者展示它的“奇幻之旅”:“经过木浆粕、粉碎浆等十几道工序,木片摇身变成强韧光滑的莱赛尔纤维,面膜纸、服饰、家纺用品等都以它为原料。”

  原料可再生、过程零排放、产品可降解,让莱赛尔纤维被称为“21世纪绿色纤维”。鸿泰鼎公司利用世界领先的制造技术,将加工过程由化学反应变为物理反应,溶剂回收率达99.7%。目前,公司年产能7万吨,稳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产能的十分之一。

  而这源于一场“绿色革命”。莱赛尔纤维制造技术曾一度被国外垄断,鸿泰鼎公司落户夏津前,一直从事粘胶纤维生产。但由于粘胶纤维是经过化学反应将天然纤维素分离再生而成,对环境有一定污染。

  环保压力倒逼企业变革。2019年,鸿泰鼎公司落户夏津,通过自主研发突破技术瓶颈,更开创了国际领先的“溶剂纺丝法”干法生产工艺,能耗比传统湿法工艺降低30%。

  “新质生产力本质就是绿色生产力。”夏津决策层看得透彻,将绿色变革渗透到产业毛细血管,不仅大力发展“绿色纤维”,更在减碳降碳上做文章。

  在凯威(夏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厂区厂房屋顶上布满了光伏板。“纺织行业是典型的‘电老虎’,电费成本占生产成本的一半左右,有了这些光伏板,每吨纱用电成本直降20%。”公司总经理时硕坦言,“与新疆纺织企业相比,用电成本高是我们的劣势,通过输入‘绿电’,外加采用先进智能化生产设备,不仅弥补了部分短板,而且产品品质更胜一筹。”

  纺织产业想要实现绿色化转型,需要推动技艺工艺、能源供给等全方位优化提升。夏津一方面抓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开发区获批市级绿色园区,以点上突破促进全产业链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抓绿色能源应用推广,对51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占比达72.9%,同时加强碳能源管理,建设碳服务平台,打造夏津纱线“碳标签”。

向“尚”升级

  今年3月,2025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现场,15家夏津企业的百余种优质产品亮相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也是夏津连续5年以集群形式参展。

  潮流化也成为夏津纺织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基于此,鸿泰鼎、鑫瑞娜家纺、丰润实业等公司产品深受青睐,当场与韩国ZAIN株式会社签订中韩集中采购协议。

  而这背后科技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创新,走功能性、差异化方向,才能赢得市场认可。”夏津丰润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孟令军,在业内干了20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这家公司从生产纯棉纱线起家,逐步向混纺和新型纤维纺纱工艺转型,每年都进行技改和推出新产品。他们的“拳头”产品木棉纱就是科技攻关的成果。木棉纤维短、可纺性差,但因其纯天然、吸碳吸湿性强颇受日韩市场青睐。公司通过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合作攻关,目前已成为国内木棉纱线领域位居前列的纺纱企业。

  夏津县瞄准消费升级趋势,组织40余家企业与东华大学、西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纺织领域院士工作站,并与韩国纤维开发研究院开展新型纤维成果转化合作。目前,全县纱线种类达到100多个品类、5000多个品种。

  环升新材料公司专注阻燃纱线的研发与生产,已成为国内安全防护服领域品类最全的企业;恒发纺织与鸿泰鼎充分协同,专做莱赛尔纱线,赋予产品易固色、触感丝滑柔软、不易起皱等优点,而相变莱赛尔则通过特殊技术,将相变材料融入莱赛尔纤维中,实现调温储能,目前已应用于极地科考服……

  依靠功能性、差异化,夏津县的纺织企业正走向行业高端。鑫瑞娜家纺“可水洗棉花被”和鸿泰鼎新材料“槿纤”获评“山东制造·齐鲁精品”,仁和纺织入选山东省轻工纺织行业数字“三品”示范企业,瑞鑫纺织、仁和纺织、天润纺织和鑫瑞娜家纺等4家企业通过了DC-MM二级贯标认证,鑫瑞娜家纺制定2项国家行业标准、发布无网棉胎行业首个标准。

  “得益于品质优良的功能性、差异化纱线,在面临出口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承压严重、市场行情欠佳等众多困境下,夏津县纺织产业缔造了产值、增加值和利润均高于全国行业近10个百分点的‘夏津现象’。”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本版照片由记者刘振兴摄)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谁是种粮能手,地头见分晓
 
0
 
 
 
 
推荐资讯
化茧成蝶,再兴“银夏津”
化茧成蝶,再兴“银夏
谁是种粮能手,地头见分晓
谁是种粮能手,地头见
威海“甜蜜果”实现“千里达”
威海“甜蜜果”实现“
小辣椒“红”出好日子
小辣椒“红”出好日子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