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凯 闫振 通讯员 程宇) 近日,在耐克森(山东)电缆有限公司的中压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加紧生产一批即将发往阿塞拜疆的电缆,生产线高效运转,以每分钟15米的速度保障订单交付。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正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硬支撑”。
企业勇闯国际市场的背后,离不开我市对外贸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市强化政企协同,提升服务效能,聚力拓市场、促转型、稳就业、优服务,全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企业痛点打出“考察学习+精准培训+政策宣贯”组合拳,从研发补贴到质量体系建设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从拼数量向拼质量、拼创新转型。各行业领军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市场深耕,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拉动全市外贸增长的主力军与强引擎。
在昌泺(聊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内,德玛吉数控加工中心在为德国西门子批量生产轨道交通变速箱。该企业凭借在工业机壳制造上的优势,与西门子、卡特彼勒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公司海外营销经理吕本超表示,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参加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铸造展等顶级行业展会,成功开拓韩国斗山、日本三菱等10余家新客户,预计新增订单近2亿元。今年1—9月,公司外贸业务占比升至64%,同比增长27.69%。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我市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实现稳步增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创新产品为支撑的外贸新格局正加速形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