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谢金国 报道
本报东营讯 近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部对辖区农村集市、小卖部等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核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等情况,严厉排查过期、变质、“三无”及假冒伪劣食品,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今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扣食品安全主线,构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监管体系,持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4轮次督导检查,覆盖472名包保干部、5401家包保主体,督导完成率达100%,形成社会化监管合力。聚焦肉及肉制品安全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该区深入排查200余家经营主体,整改10余处问题隐患;针对校园及周边、农贸(便民)市场等场所开展20余次检查,查处3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整改闭环管理,切实保障辖区群众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