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洪涛 刘涛
本报通讯员 董翠云
醇和爽口的老鹰茶、香味浓郁的腊肉、风味十足的宁河麻麻鱼……近日,在泰安市服务消费季活动现场,来自千里之外重庆巫溪县的特色产品甫一亮相,便迅速获得市民青睐。这舌尖上的相遇,正是泰安与巫溪两地十余年来东西部协作深厚情谊的生动写照。
自2010年因东西部协作结缘以来,黄河之畔的泰安与三峡腹地的巫溪,携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山海情。十余年间,泰安既投入真金白银助力巫溪脱贫摘帽,更倾注真情实意帮助当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建立起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
今年以来,泰安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鲁渝协作的决策部署,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协作走深走实。在项目建设上,立足巫溪山区农业县特色,投入财政援助资金6572万元,实施项目23个,社会帮扶资金达503万元,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才交流日益密切。泰安选派3名挂职干部和93名专业技术人才赴巫溪支援,巫溪也派出8名党政干部和20余名专业人才赴泰安学习。通过“泰安民企进巫溪”“万企兴万村”等活动,两地互动愈发频繁,双向奔赴之路越走越宽。
产业协作成效显著。引导企业在巫溪投资800万元,累计建成鲁渝协作共建产业园10个,涵盖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巫溪脆李、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速发展,老鹰茶、蛋鸡等协作培育产业已形成规模优势。
消费帮扶亮点纷呈。泰安通过“新春行动”“金秋行动”等展销活动,帮助巫溪企业对接山东供销、大型商超等平台,今年以来,实现采购和销售巫溪农副产品1.19亿元,其中单向山东销售的巫溪特产就达2045万元。这一成功实践还入选了2025年度鲁渝消费协作十大典型案例。
在就业扶持方面,持续打造“巫溪烤鱼工”等劳务品牌,援建帮扶车间33个,吸纳农村劳动力640余人。今年以来,已帮扶巫溪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022人,转移山东就业262人,培训农村劳动力527人,三项指标均大幅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近年来,泰安累计投入财政援助资金8000余万元,成功打造通城镇、红池坝镇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借鉴山东经验建成3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巫溪乡村振兴注入了“泰安智慧”。
从泰山到巴山,从黄河到三峡,泰安与巫溪以协作之笔,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崭新画卷,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时代征程上,书写着深情而坚实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