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项目建设不到一年就达产达效,这里的营商环境给我们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日,在单县化工园区恒越丰新材料高精涡流纺纱项目现场,负责人卢展一边带领记者参观生产线,一边感慨地说,“从项目对接到落地再到投产,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跟进。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投资温度。”
走进恒越丰新材料的生产车间,一排排来自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世界前沿设备正在高速运转,石墨烯纤维、竹纤维等新型材料在流水线上有序成型。“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与金鹰、耐克、亚马逊等世界知名品牌长期合作。”卢展介绍,“项目盘活了已闲置十几年的一个新能源旧厂,真正实现了腾笼换鸟。”
这不仅是单县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更是当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精准调度解难题
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
“今年以来,我们对全县7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和131个重点调度项目的包保县领导进行了调整,累计现场调度项目8次、涉及项目36个,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21项。”单县工信局局长段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做到精准调度、动态跟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为了实现资源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单县还创新推出“一企一档”机制,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档案,整合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环评审批等多项审批流程,完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让企业“一次办好”。
“以前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好,效率提升太多了!”山东久鼎开元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春洋感叹道。他的公司正是受益于这套服务体系,不仅顺利完成了智能化升级,还通过政银企对接会获得大量订单。
政银企联动
注入“金融活水”
“对我们企业来说,当地政府主导的政银企对接会就是雪中送炭,真正满足了我们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李春洋指着车间里正在装配的智能永磁变频一体机说,“我们今年拿到了来自山西、河南等地共计7500万元的订单,这离不开政府搭建的平台。”据统计,在最近一次单县政银企对接会上,全县12家银行与33家企业签订信贷协议,授信额度达63.11亿元,为多个重大项目注入“金融活水”。
鑫泽铜业再生铜循环利用项目便是其中之一。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万吨再生铜循环利用产业链,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160亿元,税收贡献12亿元,并将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铜基战略性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基地。“在单县投资兴业,我们感到安心、放心,更有发展信心!”该项目负责人张长凯充满信心地说。
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如今的单县,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一轮产业变革。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引进高端技术、打造特色产业链,单县不断释放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恒越丰新材料厂区,记者看到一辆辆满载成品的货车缓缓驶出大门。“这些原材料是从巴西进口的桉树粘胶纤维,产品出口全球。”卢展介绍,“我们实现了原料和市场的‘两头在外’,每分钟出纱量超过550米,远远高于传统棉纺水平。”
“过去这里是一片废弃厂房,如今已成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新材料基地。”段伟望着远处的厂区感慨道,“这就是我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真实写照。”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从“招得来”到“留得住”,从“建得快”到“发展得好”,单县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通讯员 刘厚珉 谢丽 记者 王富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