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璇
“3、2、1,上链接!家人们看这石磨面粉,保留着麦香原味,没任何添加剂……”镜头前,武城县广运街道孙河沟村党支部书记孙娟娟捧着面粉袋热情推介。这个拥有4.2万粉丝的“大妮支书”抖音号,不仅是记录农村生活的窗口,更成为村民们的“致富直播间”。从改造闲置厂房建共富工坊,到带领留守妇女组建电商团队,她用一部手机打开乡村振兴新路径,让石磨面粉香飘省外,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
女支书的“破圈”实践
今年44岁的孙娟娟是土生土长的孙河沟村“当家人”,2019年接任村委会主任,2021年挑起村支书重担。作为80后年轻女干部,她敏锐察觉到网络时代的机遇,决心将手机变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农具”。
抖音号初创时,她用歌声倾诉对故土的热爱,记录村务工作日常。随后她将镜头转向村民:老石磨转动的麸香里,农妇揉面时沾着面粉的笑脸;田垄间麦穗摇曳的晨光中,农户收割时滴落的汗珠……这一幕幕充满烟火气的画面,让“大妮支书”的账号逐渐积累起人气,也让屏幕前的观众记住了这个扎根乡土的女支书。
一条面粉产业链的蝶变
2022年,孙娟娟依托村里小麦种植优势,带领村党支部创办麦暖香合作社,将1500平方米闲置厂房改造成石磨面粉生产车间,命名“麦暖香共富工坊”。参加德州市女致富带头人电商培训后,她果断试水直播带货,在抖音开设小店。
“光卖面粉不够,得做成产业链。”合作社整合种植、加工、面食制作环节,建成标准化车间,推出千层枣糕、手工花馍等产品。留守妇女们举着手机拍摄磨面、蒸糕场景,2024年春节一笔980个花馍的订单让村民连夜赶工,案板前的欢声笑语成了直播间里最鲜活的“带货素材”,也让手工面食迅速走红。
如今,孙娟娟正带领妇女们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她们自学拍摄剪辑,轮流上播卖货,从面粉拓展到生活日用品,带动20余名村民就业。“今年打算培养她们独立账号,送出去学专业直播,让每个人都能当主播。”她眼中闪烁着憧憬。
“产研学游”的乡村图景
“这面纪念墙记录着村里的抗日故事,当年游击队就在这儿藏粮食……”孙娟娟深挖村史红色资源,在抗日遗址处修建纪念墙与遗址碑,组织红色文艺演出。周边村民常来拍摄直播,让她看到新商机:村子距县城近,可依托共富工坊发展“产、学、研、游”乡村旅游,打造观光、拓展、采摘、亲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项目。
她还有更宏大的计划——联合周边村庄组建电商联盟,让更多特色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人多力量大,只有让更多村民认识到电商优势,农村电商才能真正活起来。”这位80后女支书用一部手机,正在黄土地上书写着数字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