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云讯(马俊良田磊)近日下午5点,刚进家门,放下书包,于东立便打开手机,开心地与在外务工的父亲分享起学习经历:“老师讲了好多课外知识,还跟我们讲大学生活,他就读的学校就在爸爸工作的城市,长大了我也要考上这所大学。” 今年15岁的于东立是庆云县渤海路街道红云中学初二年级学生,父亲在外务工,与爷爷一起生活。平时还行,可一到暑假,爷爷犯了愁。专业兴趣班费用高,在家自学怕跟不上,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农村孩子的暑假学习生活如何科学托管,犯愁的不止于东立一家。 群众的为难事,党委政府工作的大事。渤海路街道整合资源,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利用闲置房间、会议室等,办起暑期公益课堂,为本村中小学就读的孩子提供暑期托管服务。打开空调、整理桌椅,村委会值班人员每天做好看护。“办咱就要办好,单纯看护还不行,得让孩子们既学知识,又长见识。”于店村党支部书记于书森说。 为补齐教学短板,村委会鼓励本村在读大学生参加义务教学,制定课程表,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给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体育锻炼,做科学实验,培养兴趣爱好,并与孩子们分享大学经历,让孩子们树立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的志向。 说起树立志向,在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二的于书辉深有感触。“早立下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暑假期间,能有机会成为志愿者,跟家乡的弟弟妹妹分享知识,培养爱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让我的暑假有了特殊意义。”于书辉学习的是计算机信息专业,如今,在村里的暑期公益课堂,给孩子们辅导数学。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韩满仓介绍,暑假期间,乡村儿童脱离学校的管束,或沉迷手机,或结伴野泳,父母在外务工管不上,爷爷奶奶不能辅导功课。为此,村委会从实际出发,把村委会办公地点转化为“托管地”,设立暑期公益课堂,每周一到周五,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精心安排美术、音乐、科学小实验等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穿插防溺水知识竞答、交通安全场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截至目前,渤海路街道已有11个村、3个社区办起了暑期公益课堂,53名大学生义务任教,130余名在校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太好了,解决了俺家的一个烦心事,孩子们既安全,还能学习知识,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于店村村民刘国华说。 |
|
我来说说() |
|
上一篇:返回列表 |
下一篇:千亩荒地将变身 “蓝莓王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