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帮扶村里来了大学生

2025-08-18 17:01:0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马乐 刘振兴

  近日,平原县恩城镇西赵庄村的活动室里书香四溢。孩子们正在8名年轻人的陪伴下开展阅读活动,大家时而安静读书,时而热烈讨论,气氛活跃而融洽。

  这8名年轻人是来自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向党薪火传承”实践服务团的大学生。

  西赵庄村是德州日报社市派“第一书记”帮扶村。村里的年轻人多在外务工,暑假期间留守儿童面临看护难的问题。每年,青岛农业大学都会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德州日报社市派“第一书记”崔光宇的邀请下,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青春向党薪火传承”实践服务团来到西赵庄村,为留守儿童带来为期一周的暖心陪伴。

  实践服务团的成员们通过前期调研,深入了解村里孩子的数量、年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制定了“学习+陪伴+文化传承”三位一体的帮扶计划。

  课堂上,大学生们将十余名孩子分组,除了辅导作业外,还结合日常所学,与他们一起制作简易显微镜,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手把手教给他们心肺复苏、伤口包扎、异物梗阻处理等急救实用技能。课余时间,带着孩子们拔河、跳绳、做游戏,欢快的笑声在村委会前的小广场上回荡。为做好文化传承,他们不但安排团队中的临沂籍成员开展“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讲座,还邀请村内两位党龄超过50年的党员讲述了人生经历和奋斗故事。当孩子们抚摸着老党员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通过朝夕相处,孩子们与大学生之间的感情不断加深。8岁的赵嘉慧每天都早早跑到活动室门前等候他们的到来:“哥哥姐姐耐心又细心,我特别喜欢跟他们一起玩。”“很羡慕这些哥哥姐姐,他们懂得很多知识。我也要努力学习,以后考上大学。”11岁的赵紫彤说。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子和乡村之间的沟通桥梁。除陪伴孩子之外,大学生们还为村里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打扫村委会大院卫生,耐心教老年村民操作智能手机。还到田间地头,查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与村党支部书记冯建涛深入交流,了解乡村发展现状。“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增长了阅历,收获了成长。今后将聚焦国家所需、社会所急、地方所盼,运用所学知识躬身力行,让青春力量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实践服务团领队纪奂如说。

  德州日报社市派“第一书记”派驻帮扶西赵庄村以来,致力于强治理促和谐、办实事惠民生,积极开展植树、义诊、捐建爱心洗衣房等驻村帮扶活动,逢年过节还到困难党员、群众家中走访慰问,送去生活物资。“此次活动为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途径。报社还将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帮助西赵庄村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助力乡村全面发展。”崔光宇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诸城:聚焦产业发展需要 建强技能人才队伍
 
0
 
 
 
 
推荐资讯
临沂市夏粮生产实现稳产丰收
临沂市夏粮生产实现稳
“一块田” 里的丰收密码
“一块田” 里的丰收密
日照首发过境二手车专列
日照首发过境二手车专
郓城:墙绘扮靓乡村
郓城:墙绘扮靓乡村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