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相国旗
“以前下楼遛弯儿,路边全是小吃摊,油烟味儿也重,现在路不仅畅通了,也干净了许多,晚上散步心情非常舒畅!”8月20日晚,淄博经开区傅家镇南苑绿洲社区居民孙女士像往常一样下楼散步,眼前干净整洁的道路让她觉得很舒心。
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淄博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近期对南苑绿洲社区周边流动摊点开展的专项整治。据介绍,整治行动前,南苑绿洲社区周边存在100余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部分商铺店外作业的现象,造成交通拥堵、油烟扰民、噪声污染等问题,既影响市容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淄博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傅家镇协调配合,联合公安、交警、小徐村、孙家村、南苑绿洲社区等单位,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开展了一场系统性治理行动。
“前期,我们向摊主们发放了‘文明摆摊倡议书’,通过宣传引导,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并多方联动开展为期两周的集中行动,通过日间巡查与夜间突击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杜绝违规经营回潮。”淄博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行动中,他们坚持以疏导为主,将流动摊贩引导至附近的小田夜市、泉山夜市规范经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为帮助摊主降低转移成本,淄博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傅家镇主动对接小田夜市和泉山夜市管理方,为他们解决“安家”问题,并设置引导牌,帮助摊主引流,让迁入夜市的摊点留住老顾客、生意不断档,确保夜市经济“疏得通、留得住”。
在解决流动摊点问题的同时,淄博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南苑绿洲社区的环境问题,在沿街商铺外统一施划经营黄线,并坚决取缔店外加工制作行为,商户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的前提下,可以于黄线范围内有序摆放商品,严格禁止超范围经营,并建立“商户自治+执法巡查”双重管理机制,协同村居、社区工作人员动态监管商户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情况,为居民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有了固定场所,我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生意越做越好,但咱不能给城市管理添麻烦!”经营炭火鲜肉烧烤的李先生说,如今他每天收摊后都会把摊位附近的垃圾清理干净再离开。
“夜市经济”既是就业岗位来源、大众创业支撑,也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民生温度的外在表现。从“驱赶式执法”到“服务式管理”,淄博经开区用一场有温度的整治行动证明,城市“严管”的背后,也可以有“厚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