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安丘市:全域生态引领农业“品质变革”

2025-10-17 09:04:1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是山东省安丘市自去年起在农业发展领域锚定的又一前瞻性战略目标。作为全国知名的农业大市与出口农业强市,安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早已走在全国前列。如何实现从“吃得安全”到“吃得生态、吃得健康”的品质跨越?安丘立足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以大生态、大健康理念为指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基础,构建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力争探索出一条生态筑基、品牌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管控体系:从“安全”到“生态”的坚实基础

  作为“世界的菜篮子”,“安丘农品、国际品质”的金字招牌声名在外。而这背后,是一套贯穿“从田间到舌尖”的严苛质量安全管控体系。自2007年起,安丘便坚持采用“国际最严标准”来监管农产品质量:不仅成立了副县级规格的“农安办”,还组建了山东省首支逾百人的专职农安员队伍,配备流动食用农产品管理服务车,年抽样检测超过10万批次。

  在管控体系的加持下,全市190余家出口实绩企业构建起覆盖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网络,将“安丘标准”转化为全球竞争力。

  “着眼农业未来发展趋势,消费升级一定会倒逼我们必须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升级。”安丘市委书记乔日升一语道破农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如何实现农产品从“安全”到“生态”的跨越升级?安丘的答案是发展全域生态农业。

  为破解发展瓶颈,安丘深度参与制定全国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国家团体标准,主导建设“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场”产学研用标准联盟,精准制定了大姜、大葱等13个主要品类的农产品生态标准及生态农场建设规范,创新搭建覆盖56种农作物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从土壤修复抓起,确保农产品从土壤-种子-成品皆有标准可依。

  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直接转化为可观的“生态溢价”。汇海生态农场采用“菜叶秸秆酵素菌肥+种养循环”技术,实现每年收获5~8茬生态蔬菜,在成本降低20%的同时,产品售价提升两成;雅茹农场坚持土豆、洋葱、胡萝卜有机种植,成功走进北上广高端市场,售价高达30元/斤,土豆4元/斤仍供不应求。截至目前,安丘生态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生态农产品溢价率达25%。

  “土壤革命”:筑牢全域生态农业“根基”

  在全域生态种植的号召下,一场改良土壤的革命正在安丘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汇海生态农场有机肥堆肥现场,机械轰鸣不断,热气腾腾的原料堆散发着发酵的活力,那些曾令人头疼的农业废弃物,将蜕变为高品质有机肥,重新回归田间滋养果蔬。“我们3天就能处理1500吨畜禽粪污与秸秆,40多天后就能产出600吨有机肥。”农场负责人贾国亮的话语中满是自豪。这一幕,正是安丘发展全域生态农业的生动缩影。

  安丘长生源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宝杰说,过去种姜依赖化肥,土壤板结、姜瘟频发。如今采用“脱毒姜种+系统化植保”生态技术,化肥用量减少30%,农药使用量减少近60%,土壤有机质从0.8%提升至2.2%,产出的大姜品质优异,成功打入欧盟等市场。

  安丘在鼓励农场自主创新升级的同时,针对有机肥成本高、质量不稳的痛点,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组建专业公司运用大数据精准配比,以成本价供应定制化有机肥。此举推动安丘92%的畜禽粪污、95%的秸秆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3年提升0.8个百分点。

  生态种植的显著“疗效”,成为吸引农户自主加入生态种植行列的强力“磁石”。目前,全市已有1700余家家庭农场向生态种植转型发展,30万亩基地告别化肥农药依赖。30余种生态农产品通过有机滋养重现记忆中的“老味道”。

  双码认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透明

  为进一步提升安丘农产品的辨识度和知名度,同时推进优质农产品实现优价,安丘高标准打造由政府背书的区域公用品牌“安丘农耕”这一高标准IP,努力把“安丘农耕”打造成为家喻户晓的安全、生态、健康的代名词。

  为此,安丘首创并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体系,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为种植经营主体赋予了专属“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可查询农产品的种植情况、日常检测等质量安全信息;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是生态农产品的身份证明,由具有国际资质的检验认证机构——中检集团为安丘生态农产品量身打造并进行生态原产地背书,扫码即可查看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和追溯信息等,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透明。全市13万余家生产经营主体建立数字档案,实现对70余种果蔬的全程可追溯。

  这种消费信任,直接拉动了生态溢价:贴有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的“辉渠小米”在北京高端超市身价达普通小米的3倍;汇海生态农场的西红柿出口韩国,凭借“双码认证”,价格高出市场40%;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红芽姜单价最高达40元/斤,孝德山庄的“安蜜1号”大桃卖到10元/个……

  从传统农业大市到出口农业强市,从破壁国际标准的“跟跑者”到制定国际标准的“领跑者”,从产品质量安全到农产品质量生态健康的跃级转型,这座农业强市,正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农业的品质革命提供可推广、可借鉴的“安丘样本”。(赵峰 赵南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丁乐坤)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枣庄山亭区:农产品从田间到车间上“云端”
 
0
 
 
 
 
推荐资讯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富农家
秋月梨迎丰收 果香满枝
云销雨霁海盐田
云销雨霁海盐田
“金蝉树”上苹果红
“金蝉树”上苹果红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鲤“游”出亿元大产业
聊城三十里铺镇:小锦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