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沾化讯(通讯员李忠昊报道)宽阔整洁的道路四通八达,房前屋后绿树红花掩映,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进沾化区泊头镇各个村庄,一幅路畅、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新图景正生动展现。
近年来,泊头镇紧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从解决出行难题到提升服务质效,从改善人居环境到涵养文明乡风,通过一系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创新举措,稳稳托住基层群众的“心安生活”。
“智慧路”护航出行安全又放心
“以前走那段省道总是提心吊胆的,现在好了,装上了‘小哨兵’,我们心里踏实多了。”泊头镇村民口中的“小哨兵”是该镇创新引入的“支路哨兵”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智能设备在事故易发的村口、弯道等地24小时“站岗值勤”,通过声光精准预警,及时提醒往来车辆和行人注意安全,大幅降低交通安全风险。
泊头镇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不仅拓宽改造了3500多米主干道路,而且硬化提升了3600多米村内“毛细血管”路网。注重柔性管理,联系爱心企业,为群众发放安全头盔1.5万个,并推出“共享头盔”便民服务,筑牢群众出行安全防线。此外,该镇通过“掐耳朵”式精准宣教、“小手拉大手”互动课堂、微信公众号案例推送等多元方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让文明出行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颜值”再提升人居环境展新貌
优美的生活环境是群众安居的基础。泊头镇聚焦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推动乡村面貌从“一时净”向“持久美”转变。该镇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清运生活垃圾650吨,整治房前屋后“三大堆”630处,疏通沟渠178公里,依法拆除违建37处,有效解决了长期影响村容村貌的“老大难”问题。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运,实现了全镇群众生活污水的集中收集与无害化处理,从源头上改善提升了水环境质量。
此外,泊头镇还借助科技手段,依托覆盖全域的“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环境卫生与治安状况的实时高效监管,为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提供坚实支撑,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的长效化与精细化水平。
“一站式”服务让生活便捷暖心
如今,办事、看病、取快递、老人用餐等民生实事在泊头镇全部实现了“不出村即可办理”。据了解,该镇积极整合便民服务站、孝善食堂、卫生室、积分超市、快递驿站等,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并将其打造成全镇“安居枢纽”,平均每日服务群众超过100人次。推动医疗服务同步提质,目前全镇17个村卫生室已完成“五有三提升”标准化改造升级,让村民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样是群众安居生活的“一抹亮色”。河西刘家村深挖古树文化,打造“乡愁记忆游”;朱家瞿阝村围绕冬枣产业推出“研学+采摘”体验游,既留住了乡愁韵味,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小积分”赋能文明乡村更和美
泊头镇大力推行和美乡村治理积分制,重塑乡村治理新格局,为心安村居建设注入了文明活力。该机制将村民的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爱护环境、热心公益等善行义举量化成文明积分,村民并可凭积分到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物品或志愿服务。配套实施的“积分红黑榜”机制、“心安家庭”评选活动,让文明村民得荣誉、受鼓励,后进者有比较、受督促,有力推动文明乡风的加速形成。
与此同时,泊头镇依托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均组织开展家风讲座、文艺汇演、志愿帮扶等文明实践活动200余次;特色品牌“红·泊讲堂”持续开讲,通过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共同涵养着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从行路安心到环境舒心,从服务贴心到生活暖心,泊头镇一步一个脚印地将群众对安居乐业的美好憧憬变为现实。如今在泊头镇,“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是一句诗意表达,而且成为了每一位泊头人真切可感的幸福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