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日照岚山:车轮滚滚跑出民族团结“加速度”

2025-11-19 08:17:3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丁兆霞

  本报通讯员 宗杰 姚久贺

  清晨的日照市岚山区,一辆辆身披“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醒目标语的“民族团结号”公交车,穿行于城乡脉络,将温暖与便捷送往每一个角落。

  这道流动的风景,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岚山区成功创建“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生动诠释。近日,岚山区交通运输局站上领奖台,成为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基层机关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交通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坚实实践。

  在岚山,交通既是连接地理空间的“有形之路”,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无形纽带”。

  “以前进城区得折腾大半天,现在‘民族团结号’一趟直达,方便!”说起这趟公交,家住巨峰镇的回族群众马大爷赞不绝口。现在他出门办事、赶集,总特意等着这班车。

  “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交通发展的每一步,将民族团结工作全方位嵌入行业建设。”岚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滕振华表示。目前,岚山区已投放6辆“民族团结号”公交车,每天服务3000多人次的各族群众。今年9月,线路更是突破省界——岚山至江苏赣榆的跨省“民族团结号”客运班线正式开通,省际各族群众往来更加便捷。据统计,2024年以来,岚山区省际旅游包车客运量突破13万人次,其中往来西部地区的就有2600人次,交通动脉持续为跨区域民族团结注入活力。

  路通,则业兴;业兴,则民心齐。如今的岚山,交通网络早已织密城乡:全区行政村100%实现通公路、通客车,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自然村通硬化路实现全覆盖。这些路,连接的不仅是村庄与城镇的地理距离,更是各族群众心与心的情感距离。2024年,通过岚山的公路,有4694车木材运往青海、新疆等民族地区;通过客货邮融合班线,日照的绿茶、海产品当天就能“走出”村庄、“鲜达”远方。2025年1—10月,全区邮政寄递业务量达7983万件以上,物流畅通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在这张日益密实的交通网络中,“新岚山司机之家”成为凝聚各族货运司机的“温暖港湾”。“跑长途最愁的就是吃不上热乎饭、歇不好脚。在这儿,花15块钱能吃饱,20块钱住上一晚,还有免费热水和淋浴。”常年奔波的货车司机石师傅感慨道,这里不仅是歇脚点,更是让他安心的“第二个家”。

  这份家的温暖,在岚山有着更深厚的内涵。300余人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交通一线,50处服务岗亭全年无休,“新岚山司机之家”累计服务各族货运司机超50万人次。一句句暖心问候、一次次贴心服务,让奔波的司机们找到归属感,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互动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的岚山,路网延伸之处,皆是各民族交往交融、兴业致富的热土:低空飞行基地里,各族青年并肩体验飞翔,情谊随云海一同舒展;客货邮班车翻山越岭,将远方的牵挂与家乡的茶香、海味精准传递;公交站点旁,各族群众并肩候车、亲切攀谈……交通,成为串联各族群众美好生活、织密民族团结纽带的“幸福线”,在车轮滚滚中,跑出了民族团结的“加速度”。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乳山文化书院成为基层“黏合剂”
 
0
 
 
 
 
推荐资讯
乳山文化书院成为基层“黏合剂”
乳山文化书院成为基层
脚下沾泥土 肩上有担当
脚下沾泥土 肩上有担当
社区养老“织网” 构建家门口“幸福驿站”
社区养老“织网” 构建
滨州:盐碱滩上好“风”“光”
滨州:盐碱滩上好“风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