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寿光:让文明浸润沃野城乡

2025-05-20 08:11:4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袁志珊

  今年以来,寿光市把移风易俗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一项项有力举措破除乡村陈规陋习;一场场暖心服务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一个个典型模范带动群众见贤思齐……

  红白理事会为村民卸“担子”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大家攀比心强,花钱多、负担重。如今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在理事会王叔等人的帮助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既省钱又不失面子。”营里镇东浊北村一位村民说。他口中的“王叔”,名叫王建国,今年71岁,是该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多年来,在他和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宣传带动下,该村破除了陈规陋习,树立了文明、节俭的新风尚。

  “事前必宣讲政策、事中必指导流程、事后必听取意见,这是我们总结的‘三必到’工作法。”王建国边说边翻开《东浊北村红白事操作规范》,这本由理事会牵头制定的手册,将红白事简办、孝老敬亲等写入村规民约,成为该村移风易俗的“操作指南”。

  如今在寿光市,各村的红白理事会已成为群众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好管家”。在推进移风易俗过程中,寿光市成立全省首个县级红白理事协作联盟,968个村全部组建红白理事会,将婚丧简办标准纳入村规民约,红白事平均支出节省1.5万元,“省钱不减礼、简办不失仪”的新风尚蔚然成风。

  暖心服务拉满“新人”幸福感

  “我们自愿结为夫妻,从今天开始共同肩负婚姻责任……”在寿光市婚姻登记处,“十全十美”婚俗文化厅内正上演动人一幕:新人身着素雅礼服,在亲友见证下完成“六个一”即一宣、一颁、一讲、一诺、一厅、一品沉浸式颁证礼。另一边,婚姻家庭辅导室内,金牌调解员杨红霞以“过来人”身份,为新婚夫妇传授“幸福密码”:“彩礼不是婚姻保险箱,同心同德才是持家金钥匙。”

  为让文明婚俗更“对味”年轻人,寿光创新打造全链条婚恋服务体系:“喜来登”服务热线,推行报纸刊登结婚启事,让更多人见证自身幸福;台头镇北孙村百亩玫瑰谷成为举办集体婚礼的网红打卡地;极地海洋世界“海底告白”专场见证200余对良缘;更令人称道的是“公交婚车”服务,新能源花车穿行城乡,车载电子屏滚动播放新人低碳宣言。正如新人张晓磊所言:“没有天价车队,但满城祝福让我们倍感尊荣!”

  倡导喜事新办,推动移风易俗。寿光市将婚姻登记业务向婚姻服务延伸,充分利用颁证大厅开展简约颁证、文明婚俗宣传和婚前家庭辅导服务,既发挥了文明婚俗宣传前沿阵地作用,又提升“新人”仪式感、责任感。

  典型引领让乡村“文明范”十足

  “老人为儿女操劳一辈子不容易,孝敬老人是应该的!”在洛城街道移风易俗文化广场的“孝德之星”展板上,贾家村村民孙爱芹的故事感动乡邻。

  榜样是激发村民向上向善的一面“旗帜”。该街道通过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广泛宣传“孝老爱亲”的身边榜样,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美德,引导村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发展。

  寿光市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打造“孝德长廊”“好人广场”“典型推介栏”,通过宣传凡人善举,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和带动群众。目前,已有28人登上“中国好人榜”,2人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成立15个“好人工作室”,带动200多支“好人宣讲团”活跃乡间。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张店:玉米播种搭上智能“快车”
 
0
 
 
 
 
推荐资讯
五彩椒奏响产业发展“椒”响曲
五彩椒奏响产业发展“
从“烟火食堂”到“幸福矩阵”
从“烟火食堂”到“幸
奏响经轴上的动人“韵律”
奏响经轴上的动人“韵
生态农场种“绿”成金
生态农场种“绿”成金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