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山亭讯 伏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西集镇不断深化挖掘,拓宽文化传承路径,在创新转化中激发发展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该镇积极构建系统化研究平台,成立伏羲文化研究专班,开展伏羲文化研讨会3场次,邀请1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研讨,梳理伏羲、女娲等历史传说10余篇,持续擦亮“祖源圣地,伏羲故里,和合西集”文化品牌。组建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研究会,吸纳专家学者、退休教师及红色文化爱好者50余名,深度考证党组织沿革、武装斗争史实与英烈事迹,扩大红色故事覆盖面。依托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纪念馆实践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今年以来,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20场次,接待党员干部、青少年1000余人次。
聚焦伏里土陶、石雕技艺等7项非遗项目,搭建保护传承与展示平台,紧扣春节、端午节等重要节点,组织非遗“四进”活动30余场次,让传统技艺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创新伏里土陶产业化路径,引入现代工艺进行批量化生产,现有“伏里土陶”专业加工户10余家,年产量2万件。“伏里土陶”产品已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伏里土陶”非遗工坊年营收1600余万元,带动周边就业170余人,今年“伏里土陶”入选“枣著名”地名标识品牌名录(第一批)。 (记者 张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