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沾化区推进主要作物种植精准化、设施种植数字化、渔业生产智能化

2025-07-22 09:18:15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盛夏,一场透雨后,滨州市沾化区沃野田畴满目碧绿,成方连片的玉米浓郁青翠,设施大棚整齐划一,葡萄绿蔓萦绕,大棚冬枣红晕初染,无人机空中盘旋,智能农机在田野上驰骋。俯瞰盐田色彩斑斓,方田里棉花苗正舒展新叶,时有飞鸟掠过……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铺展开来。

  沾化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推进主要作物种植精准化、设施种植数字化、渔业生产智能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沾化区黄升镇王侯村种粮大户王明胜抢抓墒情,用无人机给玉米追施肥料。“眼下正是玉米小喇叭口期,也是玉米拔节期和追肥关键期。”王明胜说,“用无人机施肥,节省肥料、时间和人力,还提高了施肥质量,实现了增产增收。”2700亩玉米半小时就完成了施肥。

  在沾化,农业生产现场成了智慧农业科技“秀场”。从播种、施肥到喷药、收获,全流程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慧化,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节约成本三到四成;自走式喷灌,灌溉效率可提升40%—60%,肥料利用率提高至80%以上。一亩地一年比以前增收2000余元。

  沾化区下洼镇西孙村良杰家庭农场负责人丁太平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冬枣App”,大棚的天窗自动开启,给大棚通风,调节大棚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冬枣生长,为冬枣优质丰产打下基础。

  冬枣园安装了气象站、枣园监测仪、土壤环境监测仪、诱虫灯、水肥一体机,布满了气象监测、虫情监测、土壤监测、水肥一体化监测、棚内环境监测、智慧物联网等设施的感知节点设备。可以随时掌握枣园土壤温度、湿度、虫害种类和虫口密度等指标信息;缺水能报警、缺肥会提醒;卷帘、浇水、补光、放风等农事操作一键启动。

  科技大大提高了冬枣种植的效率。去年,丁太平的25亩大棚冬枣亩产达2500斤,收入120余万元,比安装设备前增收20万元。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智慧冬枣”逐步覆盖沾化区冬枣生产、销售、加工等诸多环节,冬枣生产降本增效成为现实。2024年,沾化区冬枣总产量超过6.6亿斤,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冬枣全产业链产值达60亿元以上,全区枣农人均冬枣增收2000余元。

  沾化区滨海镇的盐田对虾育苗基地,培育的新一茬盐田虾也迎来了丰收季。养殖户将刚刚出池的对虾进行称重装车,发往各地销售。休渔期“不缺席”,“补位”上桌,为市民聚餐增添了美味佳肴。

  基地智能化养殖车间里,虾池星罗棋布。培育的新一茬盐田对虾价格比平时高出1倍多,卖到了50元1公斤。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渔业智能化养殖应用场景,盐田对虾“游”上“云端”。智慧养殖系统能实时监测池塘水质,养殖成活率提高了20%。饲料投喂量更精准,对虾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可节省饲料成本约10%。线上销售更方便快捷,节约成本30%。

  沾化盐田对虾养殖通过精准投喂、疾病预警与防治等系统应用,科学养殖与传统养殖对比效率提升了160%,经济效益提升了130%。借助智能化全程追溯系统,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监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大众日报记者 程芃芃 通讯员 李向中 梁格格)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孝直镇公益岗“活”起来
 
0
 
 
 
 
推荐资讯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
昌邑:村村连“片”共建和美乡村
昌邑:村村连“片”共
高密割花
高密割花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