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河两畔,秋意渐浓。连绵的阴雨给这个收获的季节增添了几分愁绪,但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双堠镇艾于村村民于臣文的心里,却格外踏实。这份踏实,源于村里新成立的“邻里互助秋收小队”。在这个异常多雨的秋收时节,队员们奔走在田间地头,不仅协调农机、组织人力,还联系烘干服务,形成了收割、运输、烘干环环相扣的保障链。
“我们靠‘机械优先’加‘人工兜底’的法子,把天气对秋收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到现在已经帮10多户农户抢收了60多亩粮食。”助农队队长林化勇笑着介绍。这些日子,每天清晨天色微亮,他就带领队员们奔赴田间地头。针对田间泥泞、轮式机械下地难的问题,他们专门协调了2台履带式收割机,优先为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开展作业。
其中,艾于湖村不仅地势较低,且田块较为零散,许多地块大型农机难以进入。面对这些农机无法作业的狭小地块和坡地,队员们毫不犹豫,拎起编织袋、卷起袖子就投入人工抢收,与农户一同掰玉米、装袋搬运,全力追赶农时,只为让每一粒玉米都及时归仓。“多亏了互助队,帮我把这20亩玉米从地里抢收回来。”于臣文感慨地说。
自秋收启动以来,双堠镇已经组建了30支村级邻里互助秋收队。与此同时,镇级农业部门也主动下沉一线,从农机的精准调配到农技的上门指导,从烘干环节的兜底保障到突发情况的应急服务,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为秋收稳稳筑起了一道坚实屏障。
前不久,79岁的岸堤镇黄泥村村民张西胜也犯了难:“这连续半个多月得雨就是不停,俺家里就我自己,腿脚也不好,这雨天我自己也没法收,眼看着这一亩花生烂在地里,收回来堆着也没法晒!”
此类情况并非个例,为此黄泥沟村积极响应,组建起一支由村“两委”成员、公益岗和部分党员等组成的秋收小分队。他们带着镰刀、袋子深入田间,帮助村内缺乏劳动力、劳动能力差的农户破解秋收难题。
了解到村民张西胜家的情况,秋收小分队当即上门,“你就放一百个心,你家这一亩玉米,今天我们几个人帮帮忙,保证给你收得干干净净。”邻居张明训一边说着一边挽着袖子,抢着拎最重的袋子往地头扛;志愿者张利青一边挥着镰刀收割一边说着:“都是这么多年的邻居,谁家还没有个救急的事,只要大家需要,我们就有求必应。”从地头搬运回来,再用三轮车拉回家帮着给剥出来,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亩玉米地的秋收。“他们连口水都不喝,马不停蹄的帮俺家收完就走了,自己的玉米都还在地里。”张西胜感动的说道。
针对近期秋收,岸堤镇还推出暖心举措:70名包村干部下沉一线帮助查看灾情,82个村组根据实际情况组成秋收队伍帮助秋收,鼓励到邻近乡镇利用烘干设备助力秋收……
田间地头,邻里乡亲俯身助收;泥泞路上,履带收割机轰鸣作响;烘干中心,玉米粒散发着温热气息。这个秋天,沂南县用一场全民参与的抢收行动,共同诠释着“邻里互助”的深厚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