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立新
春日的博山区八陡镇,老街石板路在阳光下泛着古朴的光泽。东顶村的“网红书记”陈勇正在抖音直播,向网友推荐石磨面粉、抽屉火烧等地方特产。
相距不远的新生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信常先,正和村里的志愿者紧锣密鼓地挖土槽、打地基,为今年村里引进的光伏长廊项目做准备。
而在大黑山后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道忠策划实施多年的村庄美化工程,让曾经灰头土脸的村庄在这个春天蜕变成一个大花园,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这一个个你追我赶、比拼争先、如火如荼的发展场景,得益于八陡镇积极推行能人治村激发的“化学反应”。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上,人才始终是打开乡村发展困局的“金钥匙”,那些兼具市场眼光与实践智慧的乡村能人,既能以“头雁效应”打破产业困局,又能用“治理密码”重塑乡村秩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
近年来,面对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普遍面临的“人才难引更难留”的现实问题,八陡镇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工程,采取从村级致富带头人中“选”、从现任优秀村干部中“留”、从大学优秀毕业生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引”的办法,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通过村民自治制度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农村先富者的头雁作用,鼓励他们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提起东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勇,大家可能更熟知他的另一个身份——“网红书记”老陈。2024年11月起,仅仅4个月的时间,他在抖音、视频号涨粉近3.5万人。任现职前,陈勇经商多年,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他打小生活的东顶村却因种种原因日渐破败。2007年11月,怀着对家乡的惦念,陈勇离开自己的企业回村任职,此后他主导旧村改造、建设工业园、发展石磨面粉等产业,带动村民走上了致富路。面对网络直播经济的兴起,他又审时度势,由村庄“带头人”化身直播间“文旅推荐官”,把家乡八陡老街美食、美景和地域文化推向网络。今年春节期间,八陡老街人流量达到12万人次,营业额近60万元。
在邻村新生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信常先上任仅仅一年多,就靠实干赢得了群众信任,成为他们衷心拥护的“信书记”。
曾经的新生村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每月回村参加党员活动,看到村里的现状,信常先总是感到很痛心。那时的他,正在企业担任项目部主任,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023年底,新生村党组织书记出现空缺,镇党委邀请信常先回村任职,经过组织程序,信常先正式成为新生村的带头人。上任后,他流转土地30亩种植大樱桃,成功引进玫瑰种植项目,筹划打造集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光伏项目,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20万元。2024年,新生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9.19万元,通过调整“头雁”,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新生村实现了由乱到治。
今年1月17日,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关于推动“能人治村、青年强村”的若干措施》(简称“双人双村30条”)后,八陡镇迅速行动,在原先工作基础上借助“双人双村30条”的政策优势,将内选、外引相结合,大力实施“后备力量储备”计划。
镇党委注重从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退役军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等群体中物色人选,从各领域摸排致富能人63人,确定重点回引对象17人,均由镇党政班子成员“一对一”跟踪联系;推广“导师帮带制”,明确每个村动态储备至少3—5名后备力量,由镇班子成员和现任村党组织书记负责结对帮带,先后有20余名后备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每年额外拿出一定资金,鼓励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领办、创办实体经济产业,对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村,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持续激发村党组织书记的干事创业热情。
“茂岭村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我的企业就在村里,看到父老乡亲就想到了我的父母,我自然想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当镇党委跟我谈回村任职时,我很痛快地答应下来。终于有机会为父老乡亲做点事了,这也是我的一份责任。”
茂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洪峰也是回引的一位致富能人。2022年回村任职后,他带领村“两委”筹集资金近300万元,用3年时间实干苦干,打造了“花园式茂岭”。同时,多方筹集资金100万元,建起了茂岭村幸福食堂和幸福澡堂,本村8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就餐和洗澡,让茂岭村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幸福村。
为进一步发挥能人治村的积极作用,八陡镇党委一直坚持主动“招贤”,注意加强村企共建,通过企业挖掘和链接更多的致富能手,搭建起人才对接平台;构建服务闭环,建立导师帮带和后备力量动态调整机制,按季度定期分析研判,实行“优进绌退”动态储备管理;发挥乡情纽带,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走访联系等途径,增强能人归属感。
八陡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任立国说,在外能人有干事创业的激情,也有造福乡梓的情怀,请他们返乡推动乡村治理、带领乡村振兴,既能为家乡带来技术、产业、人脉等资源,也可凭借其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破解一些农村发展的“硬难题”,推动乡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八陡镇各村党组织书记中,能人回村任职的占比70.6%,在他们的带领下,全镇年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达100%,群众满意度测评八陡镇连续2年位列全市前列,“能人书记”们在八陡镇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挑起了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