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瀚
“四月八,樱桃掐”,说的是素有“开春第一果”美誉的樱桃,此时红了熟了。
近日,走进五莲县户部乡果树大本营宋家村基地的27号大棚,一排排采用高纺锤形密植栽培技术的大樱桃树长势喜人,枝干上布满了翠绿的枝叶,一簇簇一串串晶莹剔透、色泽红润的大樱桃点缀其间。
“我们的大棚樱桃已经进入采摘销售期,一直持续到五月中下旬,主要品种有美早、红灯、布鲁克斯、黄蜜等。”五莲县果树大本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德华操作智能温控系统,仔细调整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而在不远处的大棚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棚内的环境树木的大小都与其他棚无异,但是枝头上并不见一颗果实。
冬眠沉睡的樱桃树、竞相绽放的樱桃花、果香四溢的大樱桃……在新技术的赋能下,同一时间的不同大棚内正上演着樱桃树“休眠、开花、结果”的画面,演绎着“两年结三茬,同季不同景”的别致。
一栋温室三亩田,一年四季都出钱。五莲县户部乡“果树大本营”采取“政策扶持+国企参与+村社入股+农户参与”多元投入模式,总投资8500万元,建有高标准大棚82座、全程智慧化管理培训展示大厅1处,是江北最大的大樱桃冬暖式大棚单体基地。
“9月底就开始扣棚,通过‘模拟生长气候’技术,让樱桃树休眠时间提前,从而精准控制大樱桃开花结果。”郑德华指着空调设备介绍,大棚采用精准控温、自动施肥,果品糖度保持在18度以上,单果重15克以上,远高于国家优质果标准。
“现在樱桃熟了根本不愁卖,除了周边青岛、日照的客户来现场选购,还通过电商网络销往北京和上海。”郑德华说道。专程从临沂赶来的游客王琳琳女士边采摘边品尝,“这里的大樱桃品质特别好,口感新鲜爽脆,每年我都会来采摘一些。”
在“科技”的加持下,每年从9月初到次年5月底,9个月时间都有新鲜樱桃上市,盛果期亩产可达2000斤,是大田樱桃的6倍、普通大棚的2倍,每年可收获樱桃55万斤,实现收入5600万元,成为果农们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育。五莲县依托“果树大本营”技术优势,健全联农带富机制,提升科技兴农能力,扩大共同富裕范围。“截至目前,基地共培训县内种植大户3000人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152名、带富能手25名,成为省内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示范样板。”五莲县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主任孙飞介绍。
此外,以“果树大本营”为核心,联动周边采摘、民宿等产业元素,打造出一批以樱桃观花、采摘及绘画写生、研学科普等为主题的特色休闲农业,实现“兴一果、富一村、带一片、促多业、旺四季”。
现如今,五莲樱桃已经从过去的赶大集、路边摊,成功跻身为乡村采摘游、“互联网+”的座上客,形成了“一业带多业,三产共融合”的全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