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美丽工坊编织就业梦想

2025-04-29 08:22:34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梁明泼

  暮春时节,位山黄河公园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近日,在公园北邻的高新区顾官屯镇兴隆村美丽工坊后厨内,王丽(化名)正忙着包水饺。

  “别看我只有左手,一个月也能挣三千多元钱,咱也能为家里出份力了!”王丽将做好水饺、花馍展示给众人看,“瞧,这些都是我一只手包的,我现在工作特别有成就感。”

  王丽是美丽工坊的职工,去年1月,她因工伤失去了右臂。突来的变故,让她几乎失去生活的希望,直到美丽工坊负责人许婷邀请她到工坊工作。

  上午11时,美丽工坊展厅里,欢笑声此起彼伏。两位残疾女工正在编织文创产品,一针一线间,一件精美的“柿柿如意”挂件逐渐成形。展厅内,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线下线上销售火爆。

  兴隆村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许多游人对村内的美丽工坊印象深刻。这里的地锅宴、蒸花馍,还有毛线制作的向日葵、小挂件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消费。很多人不知道,这些让人爱不释手的文创产品,竟出自残疾人之手。

  美丽工坊主打农家乐体验,由残疾人及家属参与食材加工、手工制作及游客服务。“村集体为我们提供场地,镇政府提供配套设施,高新区残联给予政策支持。”美丽工坊负责人许婷介绍,如今,美丽工坊日均接待游客超60人次,带动12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

  许婷有一对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双胞胎孩子,她特别能理解残疾人及家属的不易。2012年,她创办了聊城市首家无陪护机构——小海鸥儿童特教康复中心。2018年,机构改名为小海鸥残疾人服务中心,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就业问题。

  如今,许婷在小海鸥残疾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美丽工坊、洗车行等多元业态,不仅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还让其家属通过劳动获得一份报酬。

  美丽工坊往西200米,是一间葫芦工坊。葫芦工坊由高新区残联联合顾官屯镇政府、兴隆村党支部共同建设,依托非遗传承人田钢申的葫芦雕刻,开展烙画、彩绘培训,实行“订单生产”,带动了7名残疾人掌握技艺、就业创业。

  走出兴隆村,沿着一干渠向北,经325省道,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许营镇如康家园。装艾草入袋、称重、打包、卷艾条……家园内,村民正在围坐在桌前,分工制作艾草系列产品。

  “经高新区残联部门协调,许营镇首批提供了13亩地供我们种植艾草。从种植艾草,到加工艾草系列产品,一条产业链都可为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机会。”许营镇如康家园负责人吕佃起介绍。

  高新区社会事业部二级主管张明美介绍,高新区以脱贫地区消费助残服务国家试点、“企业按比例就业+如康家园集中就业”省级试点为抓手,探索“非遗+农旅”助残等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动多方,串联农旅路线开发岗位,引入企业结对、志愿帮扶及数字赋能拓宽市场,实现279个残疾人家庭“家门口”就业,残疾人就业率提升20%、收入增长30%。

  高新区以“非遗+农旅”打造助残赋能体系,为残疾人打开希望之窗,点亮生命之光,引领他们从受助人变为参与者,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粮食产业联盟联出共富新路径
下一篇:小麦良种繁育铺就致富路
 
0
 
 
 
 
推荐资讯
邹平:疏果管护促“甜蜜产业”增收
邹平:疏果管护促“甜
青岛青年人才驿站:拎包入住,全“职”服务
青岛青年人才驿站:拎
春暖樱桃压满枝 日子随着樱桃红
春暖樱桃压满枝 日子随
手不闲着 心就年轻
手不闲着 心就年轻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