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丁庄街道后董村的道路两边,金黄色的黄金榆随风摇曳,以碧绿的麦田作背景,这条400多米长的进村路,美得就像一幅水彩画。
来到村里,只见村道干净整洁,路边的女贞和黄金榆茁壮成长。凉亭下,一桌两椅上投射着斑驳的光影。背景墙上,“有福不要等、有气不要生”的话语让人感同身受。另一处墙上的八段锦彩绘,让人忍不住想跟着比划比划。
近日,村民董相新正为儿子的婚事忙碌。“我老伴是村民代表,村里有啥事就回来念叨。村民办喜事,都要按村规民约的要求来,整个婚礼预计花费两三万元就能拿下来,喜气而不失庄重。”董相新说,他家的7.5亩耕地都流转给了村里,每亩地每年有800元左右的流转收入。董相新平时就干干建筑、跑跑渔船,平淡的日子中,也有很多幸福。
85岁的村民董藏光家入选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走进他家,只见院落整洁有序,影壁墙上刻着一个一米多高的大红福字,显现出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客厅里蝴蝶兰正在盛开,其他绿植也是枝繁叶茂。客厅北边的卫生间配备了抽水马桶和淋浴器,老人感慨:“村里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才让家里有了这么方便的卫浴设施,这生活跟城里没什么两样。”
后董村新建的卫生室,各项设施配套齐全。村医马福美在开药时,接到了村民孙付英咨询村里每年给老人免费查体的电话。马福美耐心回答:“从5月8日开始查体,有了通知就跟你说。你平时用的药也给你备齐了,来卫生室拿就行。”附近辛桥村的老人李入田和朱良花也是这里的常客,家门口就有便利的医疗服务,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
董相国在村里干保洁员已经6年多了,今年67岁的他,见证了村庄环境的巨大变化。他回忆说,以前村里是土路,路上垃圾多,需要频繁地打扫。现在都是硬化路,环境好了,村民的素质和意识也跟着大大提升了。“现在,大家都会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并盖好桶盖。我日常巡护村里的卫生,还不耽误照顾96岁的老母亲。”他说。
村里新建的门球场上,每天都有村民在打球。傍晚的文体广场上,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在跳舞或锻炼,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庄。
近年来,后董村以和美乡村创建为契机,陆续投资400余万元实施整村创建工程。“硬化路面、雨污分流改造、村卫生室提升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变了人居环境面貌,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2024年,我们村顺利通过省级和美乡村验收。”村党支部书记董锋亮说,后董村还狠抓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目前村里15户村民被评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5户被评为街道级“美丽庭院”。
“今年,村里计划投资20万元安装广场大屏、打造党建一条街,进一步提升村内文化氛围、优化村内基础设施。村里还要安装太阳能路灯、种植绿化草坪、硬化路面……”董锋亮一边盘算着,一边细心向记者介绍着村里的年度工作计划。
农村大众报记者 唐 峰
通讯员 张晨璐 常 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