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王少朋:甘做“湖上鸿雁”

2025-07-24 07:56:28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吕光社

  本报通讯员 周淑玉

  微山县南阳古镇是个文旅名镇,四面环水,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

  每逢暑期,南阳湖赏荷、观光的游船络绎不绝。但有这么一艘绿色的小船行色匆匆,开船的人顾不上欣赏湖区美景,而是每到一个村庄便赶紧靠岸,放下报刊、包裹、快递等,再开船奔赴下一个村庄。

  这位开船人,名叫王少朋,今年42岁,是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投递员,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负责南阳支局唯一的一条水上邮路。这条邮路,共有振兴村、管闸村、渡口村、王苏白村和建闸村等5个行政村,王少朋投递一圈走下来需要60多公里,其中水路大约45公里。

  这条水上邮路不同于陆上邮路,王少朋需要频繁更换交通工具——摩托车、船、三轮车,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湖上鸿雁”。

  南阳古镇的居民依水而居,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交通出行不便,居民外出、购买生活物资和邮件包裹全靠船舶进出,承担邮政使命的邮递员责任尤显重要。

  “小时候,看到邮递员骑着邮递车送高考录取通知书、报刊,觉得这份职业很光荣。但是天天在湖上开船,也挺枯燥的,有时候还要风里来、雨里去,但看到乡亲们拿到快递、信件开心的样子,也觉得挺有价值的。”水上邮路从业18个春秋,王少朋颇有感触地说。

  南阳古镇留守老人多,外出的子女会为父母寄来各种各样的网购物品。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阳人,王少朋知道,邮船虽小,却承载着远方子女对家人的关爱;邮路不长,却传递着一份温情与守望……过去,他以投递报纸、杂志、函件、包裹等为主,而如今每天快递就达百余件,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一点儿也没有怨言,总是将这些邮件、快递及时送到村民手中。

  2020年7月,一名家住南阳古镇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结束后就随父母搬了家。当大学录取通知书寄来时,这名学生和家人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通知书无法送达,王少朋知道学生和家人在焦急等待录取通知书,他就辗转问询,四处打听,找了整整三天,终于将通知书送到那个学生手上。当这名学生激动地签收通知书时,王少朋抹了把额头的汗,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冬天,湖面寒风刺骨;夏天,湖水上蒸下煮,泛舟湖上,对王少朋来说少的是诗意,多的是辛苦。但严寒酷暑,无论天气再恶劣,王少朋总是驾一叶小舟往来穿梭,为沿线村民投递报刊、文件、包裹……18年来,他走出了40多万公里的邮路,将一个个邮件及时送到村民手中,从未出错。

  投递时间久了,王少朋和许多居民都熟悉了,好多人让他帮助购买日常用品。“太大的咱也带不了,大部分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王少朋说,特别是湖里的几个小岛村,村里虽有小卖部,但卖的东西非常有限,而村里大部分又都是留守老人,出门不方便,所以只要有老人有需要,他就垫钱帮他们在南阳古镇买了东西捎过来,从柴米油盐到葱姜酱醋,无所不有;还有的让他帮着办理水电费缴纳、话费充值等业务,而王少朋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托,成为当地村民每日最期盼的人。

  从最初的送信送报,到帮村民捎带生活用品,再到如今的快递包裹投递,这条水上邮路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但从未中断。王少朋送来的不仅是邮件,更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信心。

  “湖区条件虽然苦了点,可湖区自有留恋之处。”王少朋充满深情地说,“尤其是给老人们送去生活物品,或是给孩子们送去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看着他们的生活因为这些邮件而发生改变,就觉得自己在做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偿献血 传递温暖力量
下一篇:一餐热饭系民情暖民心
 
0
 
 
 
 
推荐资讯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
昌邑:村村连“片”共建和美乡村
昌邑:村村连“片”共
高密割花
高密割花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