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蓬勃兴起的当下,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成为穿梭城市的“摆渡人”。我县聚焦这一群体的急难愁盼,以多元举措织密关爱网络,为他们构建起温暖贴心的“幸福家”。
清晨六点,美团骑手孙兴振的电动车已穿梭在早高峰的车流中。送完上午的最后一单,他熟门熟路拐进晏北街道迎宾社区的“暖‘新’驿站”,接杯热水、插上手机充电——这样的“充电时刻”,驿站成为了孙兴振和同行们放松身心的小天地。
这温暖的一幕,正是迎宾社区打造“骑手友好社区”的生动缩影。为了摸清外卖骑手、快递员这些“城市穿梭者”的真实需求,社区邀请他们来到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面对面收集困扰和难题——“夏天车座晒得滚烫,想找片树荫歇脚都难”“小区楼栋号混乱,新手常绕得晕头转向”“有时突发小毛病,身边连个应急药都没有”……一句句心声,成了社区提升服务的“指南针”。
为让诉求有处安放,社区在驿站门口摆上“‘新’语信箱”。收集的“心里话”被一一梳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清单”:充电插座调低高度方便插线,药箱里备齐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常用药,休息座椅角度反复调试到最舒适……从细节处着手,让服务带着烟火气、透着人情味。
社区还牵头制定“骑手友好社区公约”,物业、居民、骑手三方坐在一起商定行为规范:骑手送餐时轻手轻脚不扰民,居民看到配送车辆主动让行,物业为骑手提供通行便利……多方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这份关爱,正从社区延伸到更多角落。商家留出“骑手饮水点”,食堂提供免费热粥,药店备好应急药品……点滴善意汇聚成暖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