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济南槐荫区:让养老服务实现“乐享无忧”

2025-11-27 14:07:2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孙业文

  本报通讯员 杨 洁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近日,在济南市槐荫区慈辉颐养中心活动区,90岁的葛奶奶正和一群老伙伴儿做着健康操,动作舒缓,笑意盈盈。“我可是这儿的‘老员工’了,得叫我葛工!”玩笑背后,是她对这里的信任与依赖。

  不远处,70多岁的付女士扶着走廊墙壁,在治疗师鼓励下进行康复训练。“她刚来时只能卧床。”护士长孙云霄介绍,经过中医+现代康复相结合悉心理疗,让原本半身瘫痪的付女士3个月就重新站了起来。据悉,慈辉颐养中心以“医、康、养、护”结合为特色,拥有床位150张,主要照料失能老人,目前中心入住老人96位。

  绿城诚园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老人的身体状况转化为子女手机上的健康数据曲线,让牵挂变得可视;在五星级的绿地幸福家养护院,智慧床垫实时监测着85位老人的心跳与睡眠,UWB定位系统无声地划出安全边界……科技赋能守护,让人多了一份安心与放心。

  老人和家属的这份踏实感,源于槐荫区精心织就的紧密医养网络。目前,全区有双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4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家、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4家、农村幸福院43家,拥有养老床位4500张。一个覆盖全龄、全域、全周期的“老年友好型”宜居环境正日渐成型。

  11月23日中午,“颐邻小厨”长者餐厅里的蒸汽正裹着肉香直往鼻子里钻。“你看这菜,鲜亮!”72岁的钱女士指着餐盘里色泽油润的菜肴说,她熟练地打好饭,和老伴儿在老位置坐下,还不忘招呼邻桌:“今天这鱼香肉丝烧得软烂,适合你。”

  一餐热饭,不仅是果腹,更是对老年人的一份温情守护,这背后是槐荫区构建的精准助餐体系。“颐邻小厨”的保温箱,能将这份温暖精准送达30多位行动不便老人的餐桌,日送餐量最高达300份。慈辉颐养中心黄河北的30亩生态农场里,有机蔬菜自然生长,鸡鸭鹅猪自在散养,从田间到餐桌,守护着长者们“舌尖上的安全”。

  为让老年生活“有滋味”,槐荫区以多元模式推进长者助餐,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出“普惠+优待”的家门口助餐服务,如今全区34家“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的“一餐热饭”难题,更吸引了周边年轻人前来就餐。

  “秋季声乐与合唱班本周三上午9点开课,请叔叔阿姨们带好水杯准时来上课呦,期待与大家见面。”今年9月,家住兴福街道兴福佳苑小区的李阿姨送完孙女上学后,收到了一条来自兴福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银龄学堂”的开学提醒。如今,声乐课、书法课等丰富的课程精准接住了长者们的不同兴趣,让“活到老,学到老”成为触手可及的日常。

  在槐荫区,养老从不乏金点子。许多社区、村居不断优化自身功能和特色服务,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日间照料中心等助老阵地资源融为一体,把对老年人的关爱融入一次包饺子、一场小游戏、一次健康体检、一次公益讲座……在一个“乐享无忧”的养老服务体系里,每个老年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父子接力坚守 守护百姓健康
下一篇:居民家门口有了“精神粮仓”
 
0
 
 
 
 
推荐资讯
沾化区大高镇:小产业促心安 127户小村织就民营经济新样本
沾化区大高镇:小产业
爱心家政加码群众幸福指数
爱心家政加码群众幸福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富路
鸡蛋变“金蛋” 孵出致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
金乡县市场监管局开展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