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文史频道 > 正文
   

张养浩:直言敢谏 为民去忧

2015-11-05 10:24:47  |  来源:大众日报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张养浩墓   卞文超 摄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如果不是眼底有苍生,心中忧国运,怎会发出这样震聋发馈的感叹?
  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人们耳熟能详。鲜为人知的是,这并不是一位文人游历河山的怀古之作,而是一位官员救灾途中所书忧愤。公元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原本隐居济南老家的张养浩,临危受命,赴陕西赈灾,行前他散尽家财,做好了不复返的准备。到陕西做官四个月,夙夜在公,直至累死在任上。
  赈灾中,张养浩写下九首元曲,皆是传世名篇。他留下的《三事忠告》,更是难能可贵的政治哲学。
  今天,张养浩的后裔在济南有1300多人。济南市柳云社区是张养浩墓所在地,也是张氏后人聚集区。天桥区美协主席张宗伦是张养浩第十九代孙,提起先人,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自豪。
“四知堂”内问苍生
  张养浩家族曾十分显赫,父亲经商,《元史》中的《张养浩传》,详细记述了他的生平故事。
  张养浩曾有两个哥哥,却都不幸夭折,父母看他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便禁止他夜间读书。可张养浩白天用功,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诵读。他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刻苦,很小就工于诗书,在当地颇有名气。公元1288年,19岁的张养浩在济南珍珠泉边写下了《白云楼赋》,自比东海的蛟龙飞舞,欲有一番作为。
  这首赋写得文笔绮丽、意境恢弘,山东按察使焦遂读到后,赞叹不已,推荐他为东平(今泰安市东平县)学正,相当于教育局长,负责训导生员。
  公元1292年,23岁的张养浩在学正任期已满后,听从父亲的意见,入京师寻求发展。他投书于当时的中书平章政事不忽木,不忽木“大奇之”,推荐他做了礼部令史,后来又推荐他进了御史台。
  一天,张养浩忽然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看到张养浩的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感慨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才啊!”
  及至做了宰相属官,张养浩就被选授为堂邑(今属聊城)县尹。
  新官上任,张养浩来到聊城,人们都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但张养浩说,我素以诚待人,以信取民心,为官清正,心底坦荡,向来不怕鬼。
  他不仅安然在县衙住了下来,还在门口挂上了一块匾额,上题“四知堂”三个大字。这个匾名,源于东汉名臣杨震的清官佳话,面对送礼的人,不可因没人看到而接受,因为“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匾额高悬,表明了他仰慕先贤、清廉自守的人生志向。
  与“不问苍生问鬼神”形成鲜明对比,张养浩不信鬼神,眼底只有苍生。他在堂邑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与此同时,还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张养浩认为,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依法处分过他们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走自新之路的做法。
  强盗们听了感动得流泪,他们相互劝诫,“不能辜负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不敢过问这件事情。张养浩到这里以后,按照国法严厉地惩处了他们,百姓十分高兴。
  卸任时,张养浩曾作《题四知堂》诗:“袖有归来赋,囊无暮夜金。三年何所得,憔悴雪盈簪。”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直陈“十害”恢复科举
  公元1308年,武宗即位后,封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后为元仁宗)为皇太子,张养浩被东宫所召,来到京师,升任监察御史。
  张养浩性格耿直,不善政治手腕,说话从不掖着藏着。《三事忠告》中《风宪忠告》就在御史任上完成写作。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对于朝廷“折腾”的行为,他总是极力反对。
  有一次,元武宗说好要去南郊行祭祀大礼,到了时辰又说身体不舒服,让几个相当于宰相的官员代替,奇怪的是,当天刮起大风,冻死了许多人。
  别人没敢说什么,张养浩却说道:“代祀非人,故天示之变。”在场官员脸色很差。
  张养浩并不在意这些人的脸色,写了一封万言书,进献给皇帝,直陈时政“十害”,包括赏赐太多、刑禁太疏、名爵太轻、台纲太弱、土木太盛等。因为“言皆切直”,结果为“当国者不能容”,先是免除了翰林待制,后又编织罪名,将他贬为平民,永不得复用。张养浩只得离开了京城。
  公元1311年,皇太子登基,元仁宗即位。仁宗很敬佩张养浩的人品才学,起用他当了参议中书省事,能够直接参与朝政决策。
  这是张养浩工作最为舒心的时期,他勤于王事,尽力辅佐。在张养浩等人的积极推动下,元朝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科举制度。
  公元1315年,元朝举办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张养浩以礼部侍郎的身份,与元明善、程钜夫等一起主持。为广纳人才,激励后学,张养浩主张这次考试不宜过严,即使对落榜考生也应给予一定照顾。他的主张得到了朝廷认可,由此网罗了诸如张起岩、欧阳玄等许多元代名士。
  张养浩主持科举考试,坚持举人唯贤,他所选举的张起岩、欧阳玄、杨景行等人后来都成为了治国名臣。当这些新进士们登门拜谢他的时候,张养浩拒而不见,告诫他们说:“只要想着怎么用才学报效国家就好了,不必谢我,我也不敢受诸公之谢。”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曾有古地曰“琅琊”
下一篇: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它已然飞过
 
0
 
 
 
 
推荐资讯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甜蜜事业”
临朐大樱桃:做好一份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正在火热布置中
威海中心城区冬天灯展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上市
用上黑科技 大樱桃寒天
“一勺米”聚“百家情”
“一勺米”聚“百家情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