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言彬 梁 帅
邱乙格 郝敬昂
记 者 王 凯 报 道
本报滨州讯 今年以来,滨州市立足实际,创新构建“乡呼区应、县疑市答”法规联动服务机制,有效破解制度执行、政策衔接、法治保障等难题,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构建即时响应体系,打通基层治理制度执行“最后一公里”。滨州市整合“山东通”政务平台、即时通讯工具和微信交流群,构建覆盖市县乡的“15分钟法规服务圈”,建立起三级联动的即时响应机制,使乡镇通过线上咨询,10分钟内即获得市级法规部门专业解读,及时规避了与上位法冲突的风险。
强化法治保障能力,夯实基层治理制度根基。滨州市通过构建“专业团队+标准体系+长效机制”三维法治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组建由22名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建立“提前介入—过程指导—备案审查”全流程服务机制,编制《文件全流程要素清单》等32项操作规范,法律团队提前介入,及时调整后避免重大法律风险。
创新建立“政策护航+营商环境”双轮驱动服务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滨州市实施政策合规性前置审查,通过线上咨询平台高效纠正政策执行偏差与企业发展诉求错位,精准破解法律交叉适用难题。2025年市级招商引资文件起草过程中,法规团队提前介入厘清《环境保护法》与《土地管理法》交叉适用问题17项,避免政策漏洞产生。打造“企业服务直通车”机制,在开发区设立法律顾问云坐席,线上实时解答用工合同、知识产权等高频问题,助力企业规避法律风险。建立政策稳定性承诺制度,明确文件修订预警期和过渡期,营商环境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打造“一网通办”法规服务平台,构建智慧治理新格局。滨州市集成智能咨询、在线审查、数据分析等8大功能模块,开发政策文件智能比对系统,自动检测新旧政策性文件冲突条款,实现法规服务“指尖可达”。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处理基层咨询事项365件,知识复用率达65%,问题解答效率提升40%;助力完成69份规范性文件清理,释放政策空间13项。
“即时响应—专业支撑—服务发展—智慧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范式,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据不完全统计,自这一机制实施运行以来,滨州市累计解决基层党内法规工作问题619件,“政策体检”清理冲突文件19份,释放政策红利7项。县级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性审查通过率、文件备案及时率、基层文件制发流程标准化率,分别提升至96%、98%、91%,政策执行风险评估覆盖率实现100%;基层法规咨询响应时间平均缩短至25分钟,提速80%,企业办事材料重复提交率下降62%,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效率提升40%,基层满意度达9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