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小睫毛”解锁致富密码

2025-11-14 14:26:5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田阳

  本报通讯员 王帆 孔祥瑞

  “这活儿轻省,不耽误接娃,月底还能准时拿工资。”近日,刚送完孩子上学的王秋萍坐在工位上说。清晨,细密的“沙沙”声在宁阳县磁窑镇西太平村睫毛加工厂的车间里响起,工人们捏着纤细的睫毛丝,三两下就将十根睫毛对齐粘在卡纸上。这家2022年创办的小厂,如今已是周边宝妈的“增收宝地”。

  车间里十几个工位坐着像王秋萍这样的“通勤妈妈”,另一部分家住较远的宝妈则把睫毛原料带回家,趁孩子午睡时加工:“以前做手工串珠一个月最多1500元,现在在家粘睫毛,手脚快时能拿2900元,周末还能陪娃逛集市。”

  “咱靠质量说话,三年来经义乌、平度出口的睫毛,没收到过一次质量投诉,月销稳稳保持25万条。”加工厂负责人邵单单看着成品睫毛笑着说。厂里每批发往欧美、日韩等地的睫毛,都要经过多道人工筛查,全力守住质量关口。

  而在宁阳县第二十中学附近,美美睫毛厂更显年轻活力。2024年刚起步时,负责人张健只租了两间民房;如今车间里,已有十几名工人围着操作台赶订单。张健拿起一盒包装精美的睫毛介绍:“每盒20对,宝妈们每月能做2000盒,淡季也能拿1000多元,旺季能超2000元,不少附近的居民都来这儿干活。”如今,这里每月产出5万-6万盒精品睫毛,不仅是备受市场青睐的美妆好物,更成为带动周边“宝妈们”就业增收的“法宝”。

  小睫毛之所以能在磁窑扎根壮大,正是磁窑镇精准培育“小而美”富民微项目的生动实践。

  依托京沪、瓦日铁路交会,京台高速、104国道等贯穿的交通优势,叠加现代物流配套,为这一富民产业打通运输脉络、降低成本;打通车站北路的“断头路”、翻修镇域道路、实施“两片一带”亮化工程等基建升级,既保障了民生出行与物流便利,更以优质营商环境为富民项目护航,让睫毛加工成为接地气、惠民生的富民载体,成为产城融合与民生改善双向赋能的重要支撑。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赋能基层善治 擦亮幸福底色
 
0
 
 
 
 
推荐资讯
驿站“暖新”
驿站“暖新”
基层推农技,助农增收“有新意”
基层推农技,助农增收
废弃车棚变身“睦邻小站”
废弃车棚变身“睦邻小
烟台用心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烟台用心绘就民生幸福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