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关注民生 > 正文
   

“政企社”接力护粮有良方

2025-11-15 07:37:02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近日,连绵秋雨过后,在胶州市胶西街道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的茔子村,仍有成片的玉米秸秆立在田间。“轮式收割机和履带式收割机暂时都无法下地作业。”踩着湿润的田埂,示范区运营负责人、青岛展业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管仲虽心系收获,但也有一份可以“等一等”的底气。这份底气,源自“政企社”三方紧密协作、合力护粮的有力支撑。

  作为青岛市首批启动的7个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之一,胶西街道的这片示范区依托青岛市“高标准农田+”模式,由政府统筹规划,形成了胶州市茔子村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茔子村合作社)牵头、青岛展业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协同格局。

  当日,记者穿行田间,发现即便历经多日阴雨,大部分田块中的玉米植株依旧挺拔,几乎没有倒伏的。“这得益于前期的科学管理。”管仲介绍,示范区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以及选用的优质抗逆品种,在这场秋雨考验中见了真章。

  政府的顶层设计,为秋收构筑了一道坚固的屏障。而企业与合作社的紧密接力,则让科学的收粮节奏得以有效执行。“在缺少烘干设备和充足晾晒场的情况下,盲目抢收反而会增加霉变风险。让未完全成熟的玉米在植株上多留几天,既利于籽粒饱满,还能减少烘干成本和霉变风险。”面对部分种植户因心急而手工抢收等情况,管仲与示范区内合作社迅速联动,向种植户宣传科学收获理念。

  茔子村合作社负责人高飞绪坦言:“按往年经验,这时候早该抢收了。但今年听了示范区的统一指导,心里有了底,有序组织收割,避免了各自为战、自乱阵脚。”

  对于那些种植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散户而言,持续的雨天难免让他们焦虑。面对这一情况,管仲主动伸出援手,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玉米种植的亩成本在500元左右。针对小散农户,我们承诺对不同地块以每亩500元至700元的价格进行兜底收购,确保他们不亏本。”此外,公司1200多平方米的仓库也向周边小散户免费开放,提供晾晒场地。

  在示范区的运营中心,8座高大的烘干塔整齐排列,日处理能力合计可达2400吨。这里采用了一种更为“温和”的低温烘干工艺,温度严格控制在36℃至42℃之间。“该温度区间能最大程度保留玉米的营养成分,确保品质稳定,帮助农户实现优粮优价。”管仲进一步介绍,烘干后的玉米随即进入筛选工序,经由比重机与分选机按品质分级:发芽的玉米粒经抛光等处理被加工为饲料;彻底腐烂的则制成有机肥,实现资源化还田。

  农村大众报记者 衣春悦

  通讯员 王明敏 刘炳美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乳山:聚链成势,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0
 
 
 
 
推荐资讯
保障沂蒙老区秋粮生产“基本盘”
保障沂蒙老区秋粮生产
驿站“暖新”
驿站“暖新”
基层推农技,助农增收“有新意”
基层推农技,助农增收
废弃车棚变身“睦邻小站”
废弃车棚变身“睦邻小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