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20日讯(通讯员 周振龙)近日,家住伏山镇西代村的村民张德海到村中缴纳自来水费。跟以往不同的是,张德海没有携带现金,而是通过手机扫码缴费,水费直接到了村集体账户。西代村工作人员随即为他办理了水卡充值业务。
西代村村民续庆田在该村从事会计财务工作已有十余年。在此期间,他给村民留下的印象是“每天都提着大提包穿行于镇、村的道路上”。据续庆田介绍,西代村2600亩土地全部进行了流转,该村还成立了两家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经营。每年该村的水电费、土地流转承包费、集体资产租赁费及个人捐资等近百万元资金都要由他经手。“以前,多数群众都习惯使用现金,牵扯找零钱,还担心现金的真假问题,而且收纳的集体资金不能过夜,必须当天就得存入村集体账户,有时候一天来往镇驻地好几趟。现在实行扫码付费后,无论金额多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扫码第一时间完成支付,给村级资金管理工作减少了很多麻烦。”续庆田说。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守护好各村村集体的“钱袋子”,伏山镇结合当地“三资”管理工作实际,全面推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线上缴费模式,由伏山镇经管站联系农村商业银行,逐村办理开通村公户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的收款二维码业务。各村村民通过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软件扫码即可完成各项缴费,提高了支付效率,减少了现场等待时间。
村民缴纳的资金直接进入村集体对公账户,不再经过各村财务人员,避免了现金保管及挪用风险,收支明细可实时查询,确保了村级资金“颗粒归仓”,杜绝了村集体资金坐收坐支现象发生。
同时,伏山镇纪检监察、经管等部门通过各村专属的二维码缴费后台,能清楚掌握各村的收支明细,确保了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安全运行,提升了村级资金使用透明度和监管效能。目前,伏山镇已完成28个村的收款二维码开通业务,其余各村正加快推进业务办理。
伏山镇将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改进银行扫码实时到账方式,优化支付系统,要求转账时必须填写款项用途备注,方便款项溯源。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全面推广扫码收款,打造“码上收、线上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监管新模式,向群众亮出“明白账”,接受群众、社会的监督,持续推动村集体资金规范化、透明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