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沈欣欣 梁营营
初冬时节,北方大地尽显凉意,但在聊城市东昌上林苑的田地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成片的甘蔗林挺拔茂密,紫红色的外衣在阳光下格外亮眼。这片甘蔗林的主人——90后新农人张月亮,正忙着为前来采摘的顾客砍削甘蔗,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谁也想不到,这一在北方土地上成功孕育的“甜蜜事业”,源于他年初一次大胆的尝试。
甘蔗,历来是生长于南方温暖地区的经济作物。对于北方人而言,能吃上本地种植的新鲜甘蔗,在过去几乎是件不敢想的事。今年2月初,怀揣着对农业的好奇与热情,张月亮萌生了一个“南蔗北种”的大胆想法。
“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太多。总觉得咱们北方人吃的甘蔗都是从南方长途运输过来的,不够新鲜。要是能在本地种出来,让大家尝到新鲜甘蔗的滋味,肯定不一样。”张月亮坦言初衷。说干就干,他毅然租赁了10亩地,引种甘蔗苗,开启了他的“甜蜜冒险”。
然而,将南方的娇客请到北方,并非易事。甘蔗喜温、喜光,对积温要求高,北方的气候和土壤都是全新的挑战。为此,张月亮没少下功夫,他四处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像照顾孩子一样悉心照料这片甘蔗田。他坚持生态种植理念,全程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全力打造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汗水浇灌出硕果。经过几个月的辛勤耕耘,张月亮种植的10亩甘蔗迎来了丰收。他随手砍下一根,削去皮,只见甘蔗肉质白皙,咬上一口,清脆的声音伴随着丰沛的汁水在口中炸开,那股纯粹的甘甜瞬间沁人心脾。
“这甘蔗真甜,汁水多,而且味道浓,比集市上卖的好吃多了!”一位专程从市区驱车前来采摘的顾客赞不绝口。由于品质出众、口感上乘,张月亮的采摘园吸引了大量周边市民和游客慕名而来。大家穿行在甘蔗林中,亲手挑选、现场品尝,体验着别样的田园乐趣。这片北方的甘蔗地,迅速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种植甘蔗,对于张月亮而言,既是一项成功的副业,也是一份充满希望的产业。首战告捷,不仅让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更坚定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今年的成功证明,‘南蔗北种’在咱们这里是完全可行的。这10亩地的收益很不错,超出了我的预期。”张月亮兴奋地规划着未来,“明年我肯定要继续种下去,更精细化地进行管理,让更多人吃上咱们本地种的、新鲜香甜的甘蔗!”
张月亮的成功探索,不仅是个人创业的典范,也为东昌府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提供了新思路。一根根小小的甘蔗,正撬动着传统农业向集观光、采摘、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转型,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清甜的活力。
在北方的田野上,张月亮的“甜蜜事业”正如他的甘蔗一样,节节拔高,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