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蓓蓓)在邹平市明集镇,6家孝善食堂为1200余名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营造了幸福的港湾。在这里,“围桌共餐”不仅让老人们吃出了饭菜的香,更吃出了浓浓的人情味,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过去,像牛家村72岁的胡安民老人一样,许多独居老人生活单调且不便。孩子外出打工,他们常在自家灶台前,就着咸菜啃冷馒头,一日三餐凑合着。
如今,走进牛家村孝善食堂,墙上粉笔书写的菜单格外醒目——“今日特供:白菜猪肉炖粉条、紫菜蛋花汤”,十几张圆桌旁,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有的帮忙盛汤,有的给腿脚不便的邻居递筷子,其乐融融。胡安民老人端着餐盘坐到老姐妹中间,边吃边聊起自家菜园的新鲜事,笑声与饭菜香交织,和谐温馨。据悉,全村有60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在孝善食堂登记用餐。
“这里吃的不仅是饭,更是人情味。”胡安民老人的这句话,精准道出了孝善食堂的特别意义。它不仅是解决老人吃饭问题的场所,更是充满温情的“乡村会客厅”。每周三是“共享菜篮日”,李大爷把儿子寄来的烟台苹果码在竹筐里,王婶子端来刚蒸的槐花窝头,食堂飘着家的味道。村头的理发店师傅每周四来到食堂为老人义务理发,明集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志愿者每周五中午都会到食堂帮厨、表演节目。一张小小的餐桌,让乡亲邻里更加亲密,互助敬老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明集镇党委副书记王鹏说:“我们建的是食堂,守护的是乡土中国最珍贵的人情与温度。”目前该镇除了牛家村、王少堂村、里六田村等6个村的孝善食堂已成功运营,还有3个村正在筹备中,未来将覆盖惠及更多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