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田间课堂”绽芬芳

2025-07-11 07:50:2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全媒体记者 刘江雪

  近日,走进莒县招贤镇,处处扑鼻香,入眼皆美景。该镇玫瑰种植面积比1992年初入行时翻了近10番,并将玫瑰“版图”拓展至周边区县甚至走出国门,成为合计逾万亩的幸福产业,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种植3000亩。目前,玫瑰种植涵盖24个色系400余个品种,高端品种热销北京、上海、青岛等大中城市,领跑江北市场。招贤全镇年产鲜切玫瑰花6亿支,实现年产值达5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成为“江北鲜切花第一镇”。

  这一产业焕发蓬勃生机,与一年多以前开办至今的“田间课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即便是盛夏七月的暑热天气,“招贤玫瑰·田间课堂技术交流群”和玫瑰花棚里也从未停止交流。

  “我棚里的玫瑰杆子咋东倒西歪的,老师们指点一下是不是得修理一下,啥时候修?”

  “压枝吧,压完枝重新出一批底芽。”

  “剪剪行吧?”

  “压个枝,弄得板正点,出点好花,纸壳一包,不是多卖点?我明天去你棚里看看。”种植户于祥雷和招贤镇植保团队成员、“乡土专家”宋维鹏一问一答,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西黄埠村的宋维鹏是个地道的“90后”,父辈起就开始种玫瑰大棚的他,对玫瑰有着别样的感情:“一开始也全都种法兰西、卡罗拉这些老品种,品质差,效益低。”

  恰逢镇党委带领种植大户到外地学习,宋维鹏第一时间报名。学习归来,宋维鹏决定大干一场。他将其中3个大棚升级改造,借助目前先进的高棉瓦高畦垄压枝技术,种植高端红玫——— 高原红。从起槽开始,大棚的滴灌、通风,花苗的养护、修剪,营养液的配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棚一茬花就挣了18万元!”提起去年2月14日的“收成”,宋维鹏喜不自禁:“棚里新品种的A、B级鲜花能出到70%左右。”

  看到宋维鹏的“丰收”,“取经”的花农络绎不绝,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维鹏自家大棚的养护。西黄埠村党支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了宋维鹏面临的“甜蜜烦恼”,第一时间与招贤镇党委、企业牵线搭桥,谋划建设产业示范点。

  “群众想致富,咱们得给铺好路,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特别是这些有带动能力的领头人,要多想办法帮助他们,让乡村振兴的路越走越宽。”莒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招贤镇党委书记陈长虎说。面对群众的所盼所想,镇鲜切花产业专班与群众共议心急事,以实干惠民生,结合前期深入花农群体调研的结果,决定建设一所永远敞开的“田间课堂”。

  2024年11月24日,一座2亩的“田间课堂”大棚种下第一茬高端彩玫,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管护,花农可随时参观学习,种植的全流程都可教可学,让每一个花农都能直观地看到高端彩玫的种植细节、所有流程。鼓励花农转型升级,从前端的农资购置、花苗培育到中期的花卉管理、政策争取,

  再到后端的市场营销、精深加工,招贤镇党委给予全产业链的指导、服务。

  一间“田间课堂”裂变出无数朵“富贵花”———“我们成立了鲜切花产业党委,下设产业推进专班,指导成立鲜切花产业协会,通过‘田间课堂’、科技小院累计培训50余批次、100余名种花‘新农人’。”招贤镇组织委员朱会强介绍,全镇高端彩玫种植面积翻了3番,高端彩玫种植户平均每年增收可达4万元。

  同时,该镇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情况开展组培苗试验,从种苗端做好把控。“我们招引云南育苗团队,投资300万打造占地15亩的一期育苗基地,年可产种苗400万株,在保证了本地100%的种苗成活率的同时,将种苗费用降低了10%—20%。刚‘开张’就接到了25万株的订单。”朱会强说。

  2025年3月,“田间课堂”彩玫开始陆续绽放,每支较同期普通红玫价格高230%。

  生产如火如荼,销路如何拓展?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这是刚刚采摘的玫瑰花,花朵鲜艳、香气浓郁。”镜头前,陈家土岭村党支部书记陈龙水正热情地介绍鲜切玫瑰。助农直播间开播以来,日均出单100余单。

  招贤玫瑰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立体销售网络。占地30亩的山东招贤鲜切花交易市场目前主体已完工。

  “预计10月启动运营,届时将每天实时公开价格,好花好价,让花农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助力整个产业提档升级。”市场运营专业第三方负责人许传兴介绍。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小爬叉”孵出致富“大产业”
下一篇:藕田掘“金”
 
0
 
 
 
 
推荐资讯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业新生态
菏泽以数字之力重塑产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无花果成村民“致富果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烟台港直发非洲
“中国造”铁路车厢从
“85后”新农人用汗水守护农田
“85后”新农人用汗水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