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武县天宫庙镇天宫庙村,提起王燕茹,乡亲们无不为她的坚韧和身边汇聚的温暖所动容。
王燕茹自出生起便遗传了母亲成骨不全症(患病者俗称“瓷娃娃”),7岁时,她父亲因急性白血病不幸离世,留下同样身患重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她。病痛如影随形,燕茹的双下肢踝骨严重变形,无法正常行走,她童年时期就经历了十多次骨折。
2016年,志愿者们初次走访燕茹家时,这个家庭的困境和燕茹面对病痛的坚强,深深印在了他们心里。也正是这次走访,让燕茹走进了共青团成武县委和成武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长期关怀视野。
帮扶行动迅速展开。成武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启涛多方查找信息,最终联系到一家专业治疗成骨不全症的医院。通过“瓷娃娃关怀协会”的协助,成功为燕茹申请到了免费诊疗的机会。经手术和漫长的康复训练,奇迹发生了——曾经被病痛禁锢的燕茹,重新站立,迈开脚步,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学堂。
为了让燕茹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021年6月,共青团成武县委为她申请建设了“希望小屋”。崭新的房间里,粉色的衣橱、舒适的大床、整洁的书桌,这间小屋,不仅改善了她的居住条件,更成了她安心学习、追逐梦想的港湾。
为了帮助行动不便的燕茹,中考、高考期间,共青团成武县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都会提前精心制定送考方案。志愿者们守候在考场外,成为燕茹最坚实的后盾。 “我们尽己所能,希望能为燕茹创造一个安心学习、考试的环境,让她通过学习掌握自己的人生主动权。”张启涛说。
今年夏天,王燕茹用一张沉甸甸的高考成绩单回报了所有关爱她的人——她的分数超出本科线30多分。得知喜讯,共青团成武县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立即为她联系了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老师,结合她的兴趣和身体状况,共同规划未来的大学专业方向。7月20日,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通过查询,王燕茹被德州学院录取。持续9年的爱心长跑,最终让燕茹圆了大学梦。
王燕茹的故事,是成武县开展关爱困境青少年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共青团成武县委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一系列品牌项目。截至目前,成武县累计建成351处“希望小屋”,为391名困境儿童改善了生活与学习环境;设立“小荷学堂”68处,服务农村留守儿童2200余人次;开展“小马驹成长营”主题品牌活动,服务困境儿童100余人次。
共青团成武县委书记杨鸣表示:“我们始终聚焦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实施‘村干部+青年志愿者’的‘1+2’帮扶模式,村干部负责日常跟进,青年志愿者则提供圆梦微心愿、公益服务等实践支持,确保受助儿童真正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