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鄄城县临濮镇户屯村的葡萄大棚迎来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刻。棚内,郁郁葱葱的叶子下一串串玛瑙般的葡萄挂满了藤架,颗颗鲜亮,串串饱满,浓郁的葡萄香气在棚内萦绕。种植户正忙着采摘、打理,呈现出一派甜蜜的丰收景象。
走进户屯村葡萄种植户邵先军的葡萄棚,放眼望去,葡萄藤蔓缠绕,硕果累累。望着满园即将成熟的葡萄,邵先军高兴地向笔者介绍:“我们村的葡萄始终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多年来坚持不催熟、不早摘,吃起来酸甜可口,吃过的人无不称赞。”
也正是凭着这份对品质的坚守,如今户屯村的葡萄名气越来越响,成了远近闻名的“招牌”,不少人特意慕名而来,就为尝一口这份自然的馈赠。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蜕变成远近皆知的葡萄专业村,这背后离不开临濮镇政府的支持。2016年,在镇政府的扶持下,32个大棚在户屯村拔地而起。依托资源优势,户屯村群众开始发展葡萄产业。9年光阴流转,伴着群众的辛勤耕耘,90多个葡萄大棚在这里陆续建成,36户人家投身其中,更带动了周边500余人就业。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一同“葡”写着致富经。
“葡萄种植从疏果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人手,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靠着这一串串葡萄挣上了安稳钱。”邵先军说。
一串串飘着清甜果香的葡萄,不仅引来了八方游客,更唤回了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邵民军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他没有被大城市的喧嚣繁华所动,也不曾被世俗的偏见左右,毅然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了葡萄种植的事业里,和乡亲们一起,用葡萄编织着致富的梦想。
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不过是临濮镇深耕特色种植产业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这片沃土上,除了藤蔓间垂挂的饱满葡萄,草莓的清甜、山药的粉糯、辣椒的红火也同样勾勒出特色农业的繁茂图景。
临濮镇党委宣传委员陈德卿介绍,从单一作物的试种探索,到“一村一品”的多元布局,临濮镇以葡萄产业为起点,正将特色种植不断延展,让每一寸土地都孕育出增收致富的希望,也让“特色”二字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通讯员 刘永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