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小地瓜种出富民大产业

2025-08-07 08:12:35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泗水地瓜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山东省泗水县将甘薯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绿色种植、保鲜储存、精深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政银担协同机制的推动下,截至目前,泗水县累计发放农担贷款 21.51 亿元,惠及 3332户农业经营主体。泗水县甘薯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经营的跨越,“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62.5亿元,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好品山东”的代表品牌,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色名片”。

  政银担协同 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多亏了农担贷款,我们才能迅速扩大规模,把优质地瓜苗卖到全国。”泗水县海波薯业合作社负责人庞玉海感慨道。合作社通过“鲁担惠农贷”获得150万元担保贷款,新增育苗大棚50座,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庞玉海介绍,海波薯业成立于2018年,主要经营地瓜育苗、种植和销售。依托先进的脱毒甘薯种植技术,目前合作社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种植面积340亩,育苗大棚300座,年产地瓜苗1亿棵,全部用于鲜食地瓜种植。此外,合作社每年还为村集体分红63万元,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在走访中了解到海波薯业的资金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农担公司联合尽调,仅用3天就将150万元鲁担惠农贷发放到位,高效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泗水农商银行圣水峪支行行长张文东说。

  庞玉海的故事是泗水县政银担协同支农的一个缩影。泗水县财政局农业农村科科长金珊珊介绍,今年以来,县财政局依托政银担合作机制,发挥农业信贷担保的政策性工具作用,联合金融机构开展“农担赋能整县推进”政策宣讲会20余场,通过送政策上门、简化流程、贴息降费等方式,精准对接农业经营主体需求,有效降低了农业融资成本,缓解了农户贷款难、利率高、手续繁等问题。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泗水县农业人口占比超60%,鲁担惠农贷的精准投放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泗水县农业农村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科科长刘少军说。

  刘少军表示,以泗水地瓜为例,农担政策累计为地瓜产业提供担保贷款1.2亿元,受益农户达1500余户,带动薯农每亩增收千余元;扶持地瓜深加工企业8家,研发地瓜制品20余种。如今,“泗水地瓜”品牌价值达62.5亿元,真正实现了“小地瓜”撬动“大产业”的致富效应,成为乡村振兴的“泗水样本”。

  农担政策赋能 特色产业焕发新活力

  除了甘薯产业,金融活水还滋养着泗水县的多元特色农业。在泗水县华村镇,草莓种植已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2020年,返乡创业的张士科在小黄沟村成立开新种植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600多亩进行草莓标准化种植和育苗。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流转土地、雇工、购买农资等流动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

  “通过农担贷,我在农商银行贷了120万元,没几天就办下来了。这笔资金让我成功扩大了经营规模,现在草莓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张士科说。

  泗水农商银行华村支行行长苏展介绍,该行在了解到张士科开新农场有资金需求后,结合农场经营范围,第一时间就向他推荐了“鲁担惠农贷”,这款产品具有办理快、利率低,免收担保费的优势。这笔120万元的贷款,为农场后续的长效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农担济宁分公司业务经理周雷表示,农担公司深入调研泗水农业产业特点,先后开发了“泗水地瓜”“泗水蛋鸡”“泗水肉牛”等特色农业产业方案,精准对接需求,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政银担协同机制不仅解决了农户的融资难题,更推动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周雷说。

  从传统种植到全产业链发展,从单一农户到规模化经营,泗水县通过政银担协同机制,在“政府引导、担保增信、银行助力、农户受益”的闭环体系中,让小地瓜种出了富民大产业。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汝腾 通讯员 孙青 魏常鑫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毛豆变“金豆” 致富有盼头
下一篇:水生药材开出致富良方
 
0
 
 
 
 
推荐资讯
莱阳:数智赋能“莓”好未来
莱阳:数智赋能“莓”
“家门口”就业增收
“家门口”就业增收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身残志坚 逐光前行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世界“链接”
从新能源汽车看中国与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