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光穿透薄雾,烟台在11月16日迎来了又一个供暖季。当第一缕暖流顺着纵横交错的管网悄然涌入千家万户时,这座城市开启了为期四个月的“温暖守护”。记者实地采访,从热源首站到居民家中,从智慧中枢到服务一线,记录下这场民生保障战役中的科技力量与人文关怀。在这里,温暖不仅是温度计上的数字,更是民生答卷上最动人的笔触。
供热“心脏”
4台机组与28万吨“能量基石”
上午9时,500供热首站集控中心犹如一艘星际飞船的指挥舱,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屏上,无数光点沿着管网示意图流动,实时传递着温度与压力的讯息。4台机组发出低沉而稳定的轰鸣,将78℃的热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城市“动脉”。工作人员坐在控制台前,目光在数十个参数界面间巡视,仿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心跳。
“主管网供水温度78℃,回水45℃;新石二级站供水50.26℃,回水39℃……”500供热公司副总经理邹广仁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解释道。“这些数据每秒钟都在更新,无论是主管网还是二级管网,只要出现一处漏点,系统的供回水压力就会发生变化。我们观测后,会第一时间通知巡线人员和二级站进行快速查漏,同时补水保压。”首站集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要时刻注意首站设备的运行参数,4台机组像四个庞大的巨人,他们的每一个零件、每一条线路都必须运行正常。
500供热有限公司承担着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部分区域的供热任务,今年新增并网面积45万平方米,总并网面积达到3507万平方米,实际供热面积近2320万平方米。在能源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今冬的供暖保障更显珍贵。500供热公司依托烟台发电厂热源,面临着煤价高企的严峻考验。“目前电厂储煤28万吨,这个数字背后是多方协调的努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厂区内,庞大的输煤系统——封闭式传送带如巨龙般蜿蜒,将“乌金”源源不断地送入锅炉,转化为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承诺。
改造“动脉”
3500万元投入老城区的“温暖新生”
供暖不仅是技术工程,更是直抵民心的温度工程。邹广仁介绍,2025年,500供热公司投入3500万元对热网及供热设备进行了大修和技术改造,完成主管网、二级网技改项目2134项,重点对腐蚀较严重的管线、已接近使用年限的阀门、补偿器、电热设备进行了更换,对换热站老旧设备进行了升级。另外,配合烟台市老旧城区改造,完成红旗西路区域、环山路、胜利路等老旧片区约11.97公里老旧管道的改造更换,及时消除管网、设备缺陷,提高供暖设备的健康水平。
500辖区内,华茂、毓秀等小区的室内暖气都是上供下回的老系统,有的使用年限达30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堵塞现象,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极易发生暖气漏水现象,造成用户损失;更会因管道堵塞导致热水循环速度减慢,大大影响室内温度,导致供暖效果很差。近年来,500供热公司积极配合用户进行分户改造,今年完成分户改造70多个单元1000余户,有效改善供暖效果。
为保障今冬供暖工作,9月份500供热公司就对试运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前着手管网调试,于9月15日开始对主管网进行注水试压,10月27日开始进行主管网热态循环。11月7日启动低温试运行,11月16日正式供暖。目前,500首站已按照天气预报的温度曲线正常运行,所有的设备和参数都进入了正常供暖状态,用户家的暖气达到温热状态,室温达标。
为提高供热精细化管理水平,500供热搭建的智慧供热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数据分析、量化调度、优化运行、泄漏诊断、违规用热筛查等功能,进一步保障管网和换热站安全、高效、可靠运行,提升供热服务水平。开展“供热系统二次侧输配运行能效优化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科技项目,目前已完成工小站、华运站等15个小区1000个智慧单元阀和2500个智慧户阀的安装,进一步提升二级网精准调平力度,实现均衡供热。
温暖“末梢”
二级站的精准调控与21℃的民生答卷
供热效果的最终检验,在居民家的温度计上,更在百姓的笑脸上。
供热首日,500供热有限公司锦绣班组一早就忙起来了。他们分赴辖区20个二级换热站巡检设备,确保管网稳步升温、机组运行良好。
在锦绣新城4期二级站,班组长杜增钦正在PLC控制柜前查看和记录数据,上面显示着二级网的水温、流量、压力、阀门开度等各项参数。记者看到,该供热区域二级网供水温度35℃,回水温度30℃。
供热服务起自供热首站,通往市民家中,中间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二级换热站。500供热有限公司下设5个区域公司18个区域班组,管辖345个换热站。“我们班组辖区供热面积160万平方米,服务范围涵盖锦绣小区、富春山居、康和新城等20个小区近2万用户。”杜增钦介绍,锦绣班现有工作人员10名,平均每天要上门服务150户次。供热初期是供热问题的高发期,供热分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已全员停休,保证日班10人在岗、晚班6人在岗,确保班组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维持换热站的平衡调整及消缺,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
供热首日,居民家中温度如何呢?记者来到芝罘区锦绣小区二期47号楼的居民孙淑秋女士家,一推门,一股暖流扑面而来。“供暖前一周,暖气管就温热了。在家穿着单衣也挺暖和的,真好!”孙女士笑呵呵地指着家里的温度计,上面显示的温度为21℃。“班组服务挺负责的,去年家里暖气不热,打完电话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上门来查看。”孙女士回忆,很快就查明是过滤阀堵了,工作人员清洗完,不到半小时家里就暖和了。
在500供热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热力平衡状况。值班主任介绍,通过智慧供热平台,他们能够基于天气预报提前48小时调整供热参数。“比如明天要降温,今晚就会逐步提升供水温度,让居民几乎感受不到温度变化。”这种预见式供热模式,正是供热精细化管理的最好体现。
服务“神经”
增加一倍坐席保24小时值守
供热首日,500供热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里,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和话务员温柔的应答声此起彼伏。“我家暖气片一半热一半凉是怎么回事?”“卫生间里的暖气片怎么不热?”面对这些问题,话务员们耐心地一一解答。
客服专责牟东海介绍,供热首日,一上午接听了100多个热线电话,今年客服中心增加了一倍的坐席数量,做到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解决居民群众各类供暖的问题。广大用热用户如遇到供暖相关问题可拨打服务热线6666500咨询解决。
今年,500供热公司深入开展网格化服务工作,在每个供热小区和单元完成网格员公示牌更新张贴,积极加入社区网格群、楼长微信群,建立服务外网格。针对去年供热效果欠佳、投诉集中的小区居民客户,辖区网格员主动了解群众诉求,深入小区开展检查设施、访民问需、清洗滤网等工作。累计入户巡检7万户,不断优化服务模式。选派优秀客服人员驻守12345供热专席,减少中间环节,直接对话12345热线用户,优化用户诉求受理流程,确保快速准确转办用户诉求,提升服务质量。
夜幕降临,港城华灯初上。500供热首站的机组依然轰鸣,将温暖持续注入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血管”。从78℃的热源出发,到21℃的室内温度;从28万吨燃煤储备,到投入3500万元进行管网改造;从1000个智慧阀门,到7万户主动巡检——这些数字编织成一张精密的温暖守护网。
供暖季首日,当千家万户在温暖中安享冬夜时,那些在控制屏前专注的眼神、在巡检路上匆忙的脚步、在电话线那端温暖的声音,共同书写着“民生答卷”上最动人的篇章。
(张孙小娱 丛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