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走基层 > 正文
   

淄博:精准医疗按下“快进键”

2025-11-03 07:39:00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本报记者 魏敬敬

  一种以疾病为中心的新型诊疗模式——专病门诊,正在淄博各大医院悄然兴起。从失眠焦虑、儿童肥胖到痛经、阿尔茨海默症,上百个细分门诊直指“挂错号、白排队”的就医痛点,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医疗导航。

  这场始于患者需求的医疗“供给侧改革”成效如何?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记者进行了调查。

  破局之举

  从“按科求医”到“按病索医”

  “孩子反复湿疹,辗转在皮肤科、儿科之间,药膏抹了无数,就是不断根,那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童童母亲的就医经历,是许多患者在传统分科体系下的真实写照。

  类似的困扰也发生在52岁的李女士身上。更年期带来的焦虑失眠、心悸让她痛苦不堪,经常在多个科室之间奔波。“不知道我的问题,到底在哪个科才能一站式解决。”

  “传统科室划分基于医学学科体系,而患者是按‘症状’和‘疾病’来求助的。这个鸿沟,需要医院主动填补。”淄博市某三甲医院管理者道出问题核心。在他看来,专病门诊的兴起,本质是医疗服务逻辑从“医生思维”向“患者思维”的转变。

  面对这一困境,淄博各大医院开启了“精准化”探索。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作为较早的实践者,从最初解决PICC换管需求的伤口造口门诊,到如今涵盖孕前优生、胎儿医学、痛风等17个特色专病门诊,其路径清晰地指向“专病专治”。“双胞胎中一个胎儿异常,另一个还能保住吗?”这个让王女士揪心的问题,在胎儿医学门诊得到权威解答。通过试管技术怀上双胎的王女士,孕23周时发现一胎儿严重心脏畸形,全家为此陷入困境。最终,胎儿医学团队评估后实施减胎术,健康胎儿已平安诞生。

  淄博市中医医院接连推出16个专病门诊,均由深耕相应领域的专家团队坐诊:脑病科牵头开设焦虑、认知障碍及眩晕门诊,通过中医汤药、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实现身心同治;妇产科针对痛经、更年期综合征推出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外科团队则运用微创技术,为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甲状腺疾病等提供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案。“曾有位眩晕两年的患者,在多科室辗转无果,到眩晕专病门诊后,通过前庭功能检查结合中医辨证,一周内就控制了症状。”该院副院长、脑病科主任张彬用案例证明了路径的正确性。

  类似的“破局”在淄博不断上演:市中心医院结合患者需求,开设颞下颌关节紊乱、肩痛等系列专病门诊;市第一医院开设儿童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门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慢阻肺专科门诊……耳鸣半年的患儿明明在耳内科门诊精准查出病因,结束跨科室奔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李女士,经专病门诊指导减重20公斤后如愿怀上宝宝;反复湿疹的童童在过敏专病门诊锁定尘螨与牛奶蛋白过敏,通过“避敏+脱敏”方案,两个月内湿疹消退。

  这些鲜活的案例,见证着淄博各大医院不断拓展专病门诊服务边界、精准匹配患者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模式升级

  从“单科专治”到“多科协同”

  在专病门诊逐渐铺开的基础上,部分医院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诊疗模式从“单科专治”向“多学科协作”升级,打造一站式专病中心,让患者实现“一次就诊,全面诊疗”。

  2021年,淄博市中心医院便启动了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创新推出“1元挂号、诊室结算、专区服务”模式。慢病患者在此可一站式完成挂号、就诊、取药和医保报销,彻底告别多窗口奔波、反复排队的繁琐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服务升级。

  淄博市市立医院精准布局,今年以来整合院内多学科力量,成立睡眠医学、高血压、减重三大专病中心。53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曾长期失眠,在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系统评估与治疗后,刘师傅恢复了正常作息。“很多睡眠障碍患者同时伴有心理、呼吸等多方面问题。专病中心提供的是整合治疗,而非碎片化就医。”中心负责人介绍。

  60岁的患者赵先生则在该院高血压中心解除了十年顽疾。医院学科团队经协同检查发现赵先生高血压的病因源于肾动脉狭窄。心内科医生为其置入支架,肾内科医生跟进护理,两个月后赵先生的血压便回归正常。“以前只知道吃药,没想到还能找出病根,多学科协作太重要了。”赵先生感慨道。

  该院减重中心同样以多学科协作破局。38岁的由女士在这里接受内分泌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的联合管理,减重15公斤,血糖也恢复正常。

  淄博市第一医院张店院区消化病中心则通过整合门诊、内镜中心与住院病区,建立起涵盖食管癌、十二指肠癌等复杂疾病的“一站式、全周期”诊疗体系,为患者提供连续、系统的专病服务。

  从专病门诊到专病中心,从单科诊治到多学科协同,淄博医疗正以“疾病为中心”重塑诊疗流程,让群众真正实现“看对病、看好病”。

  挑战犹在

  精准医疗如何持久惠民

  尽管成效明显,这场精准医疗的探索仍面临现实挑战。

  患者知晓度低是首要挑战。某医院埋线减重门诊就曾经历“冷启动”:“开诊第一个月只接诊了十几人。”门诊医生透露,很多人不知道中医也能专业减重,宁愿节食或吃减肥药。这反映出新型医疗服务与患者认知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

  医疗资源的协同与流程再造亦是难题。一位医院管理者向记者坦言,虽然设立了专病门诊,但很多检查、检验资源仍分散在各传统科室,难以实现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患者虽然挂了专病号,但可能还是得去排队做不同科室管辖的检查,流程中的堵点尚未完全打通。”

  此外,绩效机制不完善、专病人才梯队建设滞后等问题,也制约着专病门诊的深度发展。“如何衡量专病团队的贡献?如何激励优秀医生投身于专病建设?这些都是需要顶层设计解决的课题。”上述管理者表示。

  面对挑战,淄博精准医疗的未来路径已然清晰。“实体化专病中心将是重要方向。”业内专家指出,通过独立病房与核算体系,才能真正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资源深度整合。同时,应构建分层分类的精准支持体系,让优质资源向高频需求、疑难病症倾斜。

  在能力建设上,淄博可构建“临床问题—科学研究—临床验证—指南应用”的医研融合闭环,以临床驱动科研,以成果反哺诊疗,持续提升专病治疗的精准度与有效性。

  “让‘精准挂号、一站就医’从新鲜事变为常态。”淄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引导医疗机构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让这场医疗供给侧改革惠及更多群众。

  午后,出租车司机刘师傅走进睡眠医学中心复诊,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在淄博,越来越多的患者,正成为这场医疗改革最直接的见证者和受益人。

  这场始于“看对病”的变革,正在向“看好病、少跑腿、更舒心”的深水区稳步迈进。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潍坊:农光互补“绿生金”
 
0
 
 
 
 
推荐资讯
石榴“托管”结出“幸福果”
石榴“托管”结出“幸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术舞台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年”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