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清春 通讯员姚长慧报道)近日,滨州扽腔小戏《小庙一夜》登上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舞台。作为滨州地方稀有剧种,扽腔首次亮相国家级舞台艺术的最高评选平台,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剧由博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博兴县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博兴县戏剧团)创演。在重庆人民大厦礼堂,该剧完成两场精彩演出,呈现了一场融合地方戏曲魅力与廉政文化内涵的艺术盛宴,赢得了如潮的掌声,现场反响热烈。

演员表演细腻动人。刘宁饰演的曹鼐,在“写‘不可’自警”时的庄重肃穆,拒绝诱惑时的坚定,将人物内心挣扎与坚守刻画得入木三分;孙娟娟诠释的女贼,身段灵动、唱腔独特,尽显角色特质。扽腔韵律时而婉转、时而铿锵,与表演无缝衔接,剧情张力拉满。
来自重庆川剧院的杨阳观后感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扽腔,没想到演员一开口,我就被震撼住了,独特的腔调太有魅力了。曹鼐写‘不可’自警的情节特别戳心,人物心理刻画得特别细腻。既让我了解了一段历史,又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正能量,希望下次还能欣赏到这一剧种的精彩演出。”
据悉,《小庙一夜》取材于《续太平广记·厚德部·曹鼐》,以明朝曹鼐任泰和县典史时的故事为核心:抓捕美艳女贼后,二人于小庙共处一夜,面对女贼“财贿、色诱、权惑”三重考验,曹鼐以“曹鼐不可”四字自警,终守底线,后成一代名相。剧中巧妙将“曹鼐不可”的传统道德自律与新时代廉政理念融汇贯通,以“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为核心主旨,用艺术手法传递“诱惑面前稳住心神、正道直行”的价值内涵,兼具观照现实的启示作用与明德育人的现实意义。
该剧延续了“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故事结构简洁清晰,围绕曹鼐与女贼的矛盾展开,在三次试探中融入人物心理变化与戏曲化呈现。同时,聚焦小剧场观演关系营造,重构了戏曲传统艺术手段,创造性提升了扽腔小戏的舞台样式与审美观感。
该剧曾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并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截至目前,该剧已在陕西、江苏及山东博兴县的乡村、社区广场、重点中小学等地演出65场,实现了艺术价值与廉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博兴县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在2021年荣获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颁发的“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多年来,中心坚持深耕非遗戏曲传承与文化服务领域,秉承“扎根群众,服务惠民”理念,以扎实举措推动吕剧、扽腔艺术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