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右手拿起剪刀,左手托住石榴,对准石榴果底部,“咔嚓”一声,用力一剪,一个硕大的石榴果实稳稳落在手中。
“你看,今年的石榴特别大,是个丰收年。”孙文用刀子切开果实,亮晶晶的石榴籽呈现在眼前,她拿起来让记者品尝,喜悦洋溢在脸上,“这多亏了供销社的‘托管’种植,既节省了麻烦,又给我们带来科学种植,才有石榴的丰收。”
孙文是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贾泉村村民,她口中的“托管”,是枣庄市峄城区供销合作社在冠世榴园的“代为管理”。结合石榴种植实际情况,区供销社研究制定了《关于石榴规模化种植托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于去年11月,组织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鲁南有限公司与榴园镇王府山村、贾泉村等5个村种植户代表签订5000亩石榴托管协议。
“今年5月,区供销社与我们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石榴托管协议,入户社员105户,托管石榴面积1500亩。”榴园镇贾泉村党支部书记贺彬介绍说,“托管”主要是打药、施肥、除草、技术指导等,石榴树需要的农资由区供销社统一采购。解决了部分村民岁数大、对石榴树管理存在一定困难的现状,特别是无人机打药,解决了树高普通喷雾器打不上去的困境。

“托管”的石榴结出的果子,果大质优。人民网记者 刘祺摄
“我们这里山多,无人机打药能翻山越岭,而且叶面和叶背能够均匀喷洒,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节省用药量。”孙文告诉记者,托管以后,管理更科学了,石榴结出的果子质优果大,果子结得特别多,裂果和炸果大大减少,整体品质得到提升。
76岁的贾泉村村民陈连同,家里种有5亩石榴树,但是他身体不太好,干不了体力活。每年的管理他都很头疼,自己不能打药、施肥,只能干些轻活,托管以后,供销社“包揽”了一切事务,他只要坐在家里,即可享受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为解决石榴种植户分布较为分散,不方便集中提供服务的现实难题,峄城区供销社在石榴种植园区的中心位置建设了石榴标准化种植供销服务中心,主要开展农资销售、农机服务、专家咨询、技术培训、检验检测等,为果园开展土壤改良、树体打药、地面除草、水肥一体化、剪枝、疏花疏果、套袋摘袋、果品采摘、免费全程技术指导等单环节或多环节托管服务,将服务送到果农的田间地头上。
峄城区供销社还成立了峄城区供销飞防大队,使用果树专用植保无人机为托管的石榴树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解决了果农缺少劳动力打药难的问题,推动石榴种植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助力提高石榴产业发展质量。
“托管一年后,实现亩均增产约200-300斤,今年比去年亩产能增加到五六百元,给老百姓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贺彬说,石榴树“托管”结出了村民的“幸福果”。
“托管后,裂果率降低约10%,亩均增产约9%,同时,无人机飞防每亩可节省成本50元。”峄城区供销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贺军接受记者采访说,托管后的石榴经检测可溶性糖提高、代表风味品质的可溶性固形物提高,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石榴托管,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果品产量,提升了果品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石榴托管的后半篇文章,集中精力搞好服务。”贺军表示,将持续跟进石榴产业发展,把供销系统的渠道优势、服务优势发挥到最优,让峄城石榴真正成为榴乡百姓的致富果、幸福果。
据了解,枣庄被誉为“中国石榴之乡”,石榴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石榴树逾650万株,石榴年产量超过1.2亿斤。近年来,枣庄坚持“做好品牌”指引,多措并举提升石榴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建成运营中国枣庄石榴综合交易中心,集成鲜果、盆景、加工品等多品类展销功能。(人民网记者 宋翠 刘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