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杨晓平 张春萍
“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经营成本增加,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紧张。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银行工作人员上门为我们办理了‘科创积分贷’,一下子解了燃眉之急,真是太好了。”前不久,潍坊天信散热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茂枝告诉记者。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支持。今年以来,寿光紧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通过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为企业引入财政贴息政策,推出科创贷款等多种模式;成立工作专班,16个市直部门组建“金融诊疗团”,构建起“多维会诊+靶向施策+全链跟进”工作机制,为融资企业实现“量身定制”。
“有了贷款支持,我们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而贴息补助又进一步减轻了我们的财务负担。”山东日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国强表示,此前,公司曾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500万元,并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补助21.9万元。
华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也是科技金融赋能的受益企业之一。为了解决企业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寿光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详细介绍了相关惠企政策,帮助企业成功获得了“鲁科贷”40%的贴息政策支持,并与交通银行达成信贷协议,获得了500万元的科技金融贷款。
近年来,寿光紧紧围绕科技金融这一主题精准发力,通过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寿光6家企业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资金71.7万元,为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以合作社286笔、1900万元的数字产销服务平台交易数据为授信依据,运用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寿光市王玉丽蔬菜专业合作社精准画像,有效整合交易流水,采取“绿色通道+专项额度”双重保障机制,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放款50万元;得益于“关单贷”,潍坊飞越进出口有限公司仅用72小时即完成从授信审批到资金到账的全流程,有效保障了企业订单按期交付,预计带动年度出口额增长25%……在寿光,从大项目到小生意,从工厂车间到建设现场,金融“活水”润泽千行百业,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据悉,寿光市还将持续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优势,引导更多金融机构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新模式、新机制,帮助民营企业实现更快、更稳、更好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