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章丘大葱减产,种植户多渠道“找销路”

2025-10-30 08:48:19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冯子芯

  一场秋雨一场寒,济南迎来大降温的同时,章丘大葱也快到了收获季。记者了解到,连续降雨导致了田地受涝,今年的章丘大葱或将面临减产。葱田里的具体情况如何?今年的收获季是否能如约而至?种植户们采取了哪些应对方案?

  连续降雨或致减产

  种植户正抢时培土

  10月24日,大雨已经退去了十来天,但章丘大站村的大葱田里依旧有些湿乎乎的。村民仇栗功戴着遮阳帽坐在田边,午后的阳光温和地照耀着她和她的30亩大葱田,“俺和俺老头两个人,种了好多年的葱了”。

  放眼望去,今年的大葱田有些稀疏,部分葱叶尖发黄,“今年雨水比较大,产量肯定不如去年。”仇栗功用手摸了摸地头的葱叶,“去年葱田可厚可高了,走进田里都看不见人。”

  仇栗功的丈夫孟德勇正在葱田的另外一头忙活,他手持培土机给大葱们培着第三遍土,新翻出的土因为湿润呈现出深棕色,“还得大半个月才能收,要是不下雨,早就培完了”。淋过雨的田地太过潮湿,无法正常翻动,每下一场雨,就得多等上好几天,更别提前些日子的连续降雨。

  孟德勇直起身来伸了伸腰,他和妻子五点多起床就开始培土了,除了中午回家吃了口饭,其余时间都在地里,“今天得抓紧弄,明天又要下雨了”。仇栗功也站起身来拿起锄头,一点点翻动着葱田,“这两天挺暖和的,希望赶紧再长粗长高些,卖个好价钱”。

  大站村地形平坦,共有300多亩大葱田,记者走访发现,各户葱农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减产,目前大多数种植户都在自家田地里,趁着难得的晴天抓紧培土。

  王金村党支部书记张军表示,今年雨季刚好遇上了章丘大葱的生长期,村里种植户们都采取了紧急补救措施,“趁着地里还不是很湿的时候,把倒了的葱都扶起来,然后排水,最后再打杀菌药。”

  冬至前后收获

  葱价尚不明确

  王金村女郎山顶上,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村民苗淑新和丈夫还在地里忙活着,他们也要趁下雨之前把这20亩大葱田全培上土。

  “这是第四遍,再长长,立冬前后就能收了。”苗淑新家的大葱不通过市场售卖,每年都早早地就被外地顾客预订走了,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会少卖一些,我们也减产了。”去年一亩能收一万斤大葱,苗淑新估计,今年只能收五六千斤。

  苗淑新向葱田走去

  据张军介绍,王金村里以种植“大梧桐”大葱为主,种植户们也都和苗淑新一样,选择向外地客户售卖精加工大葱的礼盒,这种礼盒的价格每年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礼品装的大葱批发价在40—100元/盒,一盒十斤,折合每斤4—10元。”张军补充道,100元的礼盒里都是一米七以上的大葱,产量很少,四五十元的礼盒是最畅销的。

  除了通过快递渠道售卖礼盒,不少葱农也将未加工的大葱批量卖给菜贩子。仇栗功说,去年一斤大葱的回收价是一块多,一亩地能卖一万二千元,“今年不知道能卖多少钱,每年价格都不一样”。

  章丘大葱生长周期长、总体产量小,市场供给弹性小,与普通大葱相比,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张军估计,由于今年大葱产量锐减,即使质量有所下降,市场价可能还是会上涨。

  谈及大葱收获,多名农户表示,章丘大葱的收获时间一直稳定在冬至前后,目前市面上已经开售的章丘大葱少之又少。“眼下打着章丘大葱名号售卖的那些大葱,品质都有待检验。”苗淑新说,有时,自己在葱田里会碰见一些拿着手机拍摄的人,“拍完就走了,他们卖的不是这儿的葱”。

  面对这种情况,张军表示,村里已经在计划采取品牌保护措施,计划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推行产品追溯系统,扫码可查产地来源,规范使用“章丘大葱”区域公用品牌,防止假冒。

  大学生回村直播卖葱

  “让章丘大葱走出去”

  大站村的田埂上,一男孩将大葱叶子做成了草裙和花冠穿戴在身上,跳着时下热门的舞蹈;他嘴里还念念有词道:“妹妹,章丘大葱恁吃不吃?”这一幕被拍摄下来做成了短视频发在了网上,获得了上千的点赞量。男孩名叫张子豪,他所穿戴的大葱叶子,是他自己亲手一棵一棵种下的。

  张子豪是章丘本地人,今年大学毕业后,和姐夫杨凤儒一起运营一个短视频账号。他们拍短视频,只为了做一件事——卖章丘大葱。

  “现在愿意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不多了,大都出去打工了。”杨凤儒说,自己也没想到,弟弟愿意回村里跟他一块儿种葱。他们白天在田里忙活、拍视频,晚上直播卖葱。“账号刚经营一个月,不过后台已经有不少人预订了。”杨凤儒说。

  张子豪家的葱田已经培完了第四遍土

  “我一开始也没想到卖大葱。”张子豪站在田边娓娓道来,老练稳重的样子和视频中判若两人。大学毕业回村,再次吃到家乡的大葱时,张子豪萌生了要让这股清甜“走”出章丘的念头。

  “这就是章丘大葱特色,我们叫作‘鲜甜不辣’。”杨凤儒接过话茬。

  “今年由于降雨,葱田减产了20%左右。”张子豪有些遗憾。他说,等把账号做起来之后,就能带着附近的葱农一起在线上卖葱了,“我们就是想让章丘大葱走出去”。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郯城:“小集市”撬动乡村“大振兴”
 
0
 
 
 
 
推荐资讯
石榴“托管”结出“幸福果”
石榴“托管”结出“幸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术舞台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年”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