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一线故事 > 正文
   

林下生金 中药材种出好“钱景”

2025-10-27 13:31:36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眼下,在山东聊城东阿县刘集镇黄河淤背区,连片的北京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金黄的花瓣与翠绿的枝叶相映成趣,阵阵清香弥漫在黄河廊道间。田间地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菊花——这片由东阿清霖中药材有限公司打造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不仅为黄河生态廊道增添了亮丽风景线,更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作为兼具高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北京菊(又名北京夏菊)对生长环境有着严苛要求,而东阿县黄河淤背区疏松肥沃、排水性佳的沙质土壤,恰好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这里的土壤富含独特矿物质,种出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品质远超普通产区。”东阿清霖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平手说。除北京菊外,该基地还规模化种植丹参、白术、芍药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亩,形成了多品种协同发展的种植格局。

  依托生态资源禀赋,东阿县将中药材种植与林下空间高效利用相结合,创新推广林菌、林养、林药等复合种植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艾草、金银花、丹参等中药材林下经济种植面积已达3600余亩,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实现了“一亩林地多重收益”。这种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更通过林地植被的科学养护,筑牢了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蹚出一条生态效益与农民增收双赢的特色发展之路。

  “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关键要做好‘生态适配’文章。”东阿县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郎发辉介绍,当地在品种选择上严格筛选适应性强、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确保生态与产出双提升。下一步,他们将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园”,成为“观光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盐碱地上蹚出特色农业致富路
 
0
 
 
 
 
推荐资讯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年”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
工农手拉手 城乡一起走
工农手拉手 城乡一起走
“睦邻义剪”为幸福“加码”
“睦邻义剪”为幸福“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