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    国内    社会    教育    旅游    房产    娱乐    企讯    女人    财经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页 > 资讯频道 > 新农村 > 正文
   

邹平:打通“三秋”生产“全链条”

2025-10-30 13:20:57  |  来源:  |  作者:  |  阅读:  字号: T   T
 

  金秋时节,邹平市各地的玉米收割陆续进入关键期。面对收割时间集中、农机紧张等挑战,当地通过政府协调、社会参与等多方联动,构建起从收割、烘干到仓储的完整服务体系。

  “近段时间,天气晴好,通过镇上协调机械,一天时间地里的玉米就能顺利入库,这样心里就比较踏实了。”青阳镇韩家村种粮大户杨科村一边指挥满载玉米粒的运输车一边说。玉米垄间机械往来穿梭作业,田间地头农技人员与种粮大户“挂图作战”,合理调度机械及时进入适合收获地块。“根据地块的地势高低、土壤墒情以及农户需求,我们积极调拨机械,及时帮助农户收获玉米,同时提醒和指导广大农户利用晴好天气做好玉米晾晒和入仓。”青阳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孔令东说道。

  机械收割只是第一步,安全入仓更是关键环节。明集镇配套建设4家粮食烘干中心,8台烘干塔,日烘干能力达到2200吨,能解决晾粮难题和连续阴雨天的粮食仓储问题,农户们再也无需单打独斗。台子镇同步启用5处烘干服务点,昼夜不停运转,累计烘干粮食2万余吨。

  除了烘干,晾晒空间也全面拓展。“以前晒粮找块空地都难,现在厂房、操场都能应急晾晒。”台子镇企业佰郑纺织厂主动腾出1.2万平方米厂房,供周边农户摊放潮粮。像这样的临时晾晒点,台子镇共协调出3万余平方米,涵盖企业厂房、学校操场、文化广场等各类场所。

  “从农机调度到场地协调,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快收快烘’机制,”台子镇副镇长吕品介绍,“通过精准对接、分片包干,确保颗粒归仓。”

  从抢收到烘干,一套套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不仅解决了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更绘就了一幅各方协同、颗粒归仓的画卷。截至10月28日,该市84.10万亩玉米已收65.05万亩,收获进度达77.35%,各项生产工作有序推进。

我来说说(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郓城:巧打时间差 守住“粮袋子”
 
0
 
 
 
 
推荐资讯
石榴“托管”结出“幸福果”
石榴“托管”结出“幸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术舞台
滨州扽腔首登国家级艺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有机生姜 喜获丰收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年”
返乡青年王锺的“蔗五
 
栏目最新
栏目热门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频道招商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山东信息港 ingsd.com